小产权房和集资房的区别。集资房是通过筹集资金建设的住宅,直接分配,产权共有;而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产权证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对于已购买小产权房的购房者,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同时,《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2025-07-08
单位集资房屋的使用年限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需签订出让合同,并明确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单位集资房屋使用年限根据用途确定,居住用地的最高年限为七十年。
2025-05-16
集资房一般只能由单位的职工购买,职工购买集资房的,首先集资房需要具备独立的产权,所以购买人办理的手续要补交土地出让金,然后携带相关材料办理所有权的登记。国务院出台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把集资房纳入经济适用房管理范畴。
2024-12-3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购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个人,由相关部门回购,并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出具虚假证明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于经济适用房不享有出让性质的土地使用权,所以租金收益中,除按照有
2024-10-28
安置房是被拆迁户进行安置所建设的房屋,可以办理房产证,但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经济适用房分为集资建房和回迁房,交易时买方需支付3%的土地出让金。经济适用房立项的房子必须满5年才能交易,交易时需缴纳10%的综合地价款。对于房本上写着经济适用房管理的方形章
2024-10-15
集资房使用的土地通常是划拨取得的,集资房要上市交易的,需要交纳的费用是土地出让金,还有相关的税费,如契税等。第四十三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城市规划的
2024-08-22
一般商品房取得的是出让土地使用权,而集资房取得的是划拨土地使用权。因此,集资房上市交易、出租、抵押和继承时,应该向政府有关部门补交土地出让金。集资房,是改变住宅建设由国家和单位包的传统制度,实行政府、单位、职工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建房成本,通过多方筹集
2024-06-20
集资房的产权关系适用我国经济适用房的规定,所以集资房交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后,可以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所权登记。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合同中予以载明,并明确相关违约责任。第三十五条 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
2024-06-05
对集资房进行交纳时,购买人要注意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包括集资房是否拥有完整的产权、集资房交易的限制、需要交纳的费用等。集资房取得的是划拨土地使用权,因此,集资房上市交易、出租、抵押和继承时,应该向政府有关部门补交土地出让金。
2024-04-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集资房是属于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是由政府划拨取得的,所以房产证上土地性是划拨。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应当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管理。买集资房时应当注意土地开发是否交了土地出让金,是否有规划许可证、开
2024-03-25
市场动作房其实就是商品房,商品房与集资房最为主要的区别是土地来源不同,商品房土地来源一般是出让,而集资房土地来源是划拨。集资房一般由国有单位出面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国家予以减免部分税费,由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房屋建
2024-02-05
并不存在房改集资房。集资房是2000年以后的概念,国家已经启动房改,没有新的房改房了。集资建房国家和单位不能投资,土地为划拨,今后上市需补交土地出让金。房改房是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前国家和单位投资建设的住房,由职工租住,房改以后可由职工购买产权。因此,房改
2024-01-1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集资房土地是通过政府划拨的方式取得的,土地的性质是住宅用地,但不需要交纳土地出让金。如果集资房产权已完全过户到职工手中,可以买卖,卖方需要比商品房多交1%的土地出让金。买集资房时应当注意土地开发是否交了土地出让金,是否有规划许可
2024-01-17
商品房原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经批准用于市场出售而建造的房屋称为商品房。由于集资建房也是为解决职工自身住房困难,在政府或单位的组织下,自愿建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建造的房屋,其土地是免交土地出让金的,所以在销售对象方面限定为本市行政区域内中、低收入的
2023-10-06
集资房屋再上市出售时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集资房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买集资房时应当注意土地开发是否交了土地出让金,是否有规划许可证、开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果没有,您将办不到房产证。集资房只有在卖方个人拿到房产证后您购买才不会有大的风险,当然
2023-09-1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