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包括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等情况。文章还介绍了破产重整制度与其他破产制度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探讨了从破产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转换的条件,包括程序要件、实体要件和申请主体资格等方面。摘要旨在吸引读者兴趣,详
2025-04-24
企业破产法的申请条件。申请主体需具备法人资格,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方可申请。申请主体可以是债务人或债权人。申请时需提交破产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明确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目的和事实等。
2025-04-09
公司解散的流程和条件。解散的条件包括法院宣告破产、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发生等。公司可以选择注销营业执照来结束运营,但需要注意不注销的后果。解散公司的基本程序包括注销国地税登记证、到公司主管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登报公告以及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申请
2025-04-05
企业破产案件的提起权和撤回破产申请的相关问题。破产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债权人都可以成为破产案件的申请人,并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前,可以请求撤回破产申请。撤回申请的时机和限制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定。在人民法院准予申请人撤回
2025-04-04
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和程序。债务人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等原因可申请破产重整。申请时需提交书面申请、企业主体资格证明等材料。破产重整程序包括提出重整申请、法院受理重整申请、重整计划的执行等步骤。重整人需尽善良管理人义务并接受监督。
2025-03-11
破产法下债权人会议的表决程序及效力。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对所有债权人具有约束力,依法通过的决议需满足一定条件,如过半数债权人同意且代表足够债权额。如债权人认为决议违法损害其利益,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决议并重新作出。
2025-03-07
企业申请破产的条件和要求。企业申请破产的条件包括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和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无法偿还的客观财产状况,资不抵债则是债务人的负债超过实有资产。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企业才能申请破产或被宣告破产。
2025-02-28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与联系。两者都是为了结束公司的债权、债务和法律关系,但清算性质、法律地位和处理利益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在解散清算过程中,如公司无法清偿债务,债权人可申请破产清算。文章还介绍了公司解散的条件和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
2025-02-26
可以申请破产的,只要满足条件,但是劳动纠纷会涉及到的钱肯定要偿还的。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
2025-02-11
《企业破产法》第7条第2款明确将“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前提条件。所以,采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这一较为客观的标准,将使得债权人可以较为便利地行使破产申请权,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债权人的债权已经超过诉
2025-02-10
宣告企业破产的法定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章第一节第七条 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
2025-02-08
如果都没有受理的话这个诉讼费肯定是不需要交的。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可申请企业破产。所谓资不抵债,是指债务人的负债超过实有资产。其着眼点是资产债务的比例
2025-02-03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如果认为破产申请不符合破产受理的法定条件,但可以补救的,应当给申请人补救的机会,不能补救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破产申请人对不予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5-02-01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如果认为破产申请不符合破产受理的法定条件,但可以补救的,应当给申请人补救的机会,不能补救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一般是可以再次申请破产的,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分别情况进行处理:。破产申请人对不予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达
2025-01-24
据此可知,企业破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是经营上的严重亏损;再是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一)公用企业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资助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帮助清偿债务的;(二)取得担保,自破产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清偿债务的。企业由债权人申
2025-01-06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