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品工商的处罚:生产销售过期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工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
2023-08-30
昨日本报刊发了关于“临过期食品要公示,多数超市做不到”的调查报道,引起社会关注。而实际上,在近日的采访中,不少市民更关心过期食品会否回炉再造的问题。 昨日,广州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受访时透露,广州正在制订流通环节过期食品回收销毁管理办法
2023-08-30
工商机关查处销售过期食品罚款时,一般是按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计算罚款的。 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
2023-08-29
不算过期,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食品到期当天算过期吗的相关内容,食品到期当天一般是不算过期的,但是对于快临期的商品,商家可以加大促销力度
2023-08-2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面对这种现象,我国加大了处罚的力度。那么,最新的过期食品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 (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
2023-08-23
1、可以主张过期食品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过期食品属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一旦售出被食用,将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
2023-08-23
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
2023-08-17
超市卖过期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
2023-06-29
过期商品应该要求售卖者赔偿。超市卖过期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消费者维权是非常的重要的,比如说消费
2023-06-28
如果经营者拒不赔偿的,消费者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让其介入督促经营者履行支付义务,有关部门介入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2-09-22
超市卖过期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2022-09-21
此外,相关部门也有权进行罚款,对于过期食品价格不超过10000元的,会被除以2000元到50000元的罚款;对于过期食品价格在10000元的,会被处以5000元以上的罚款。
2022-09-17
如果未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未履行法定义务,可以认定为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2022-09-14
(三)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五)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
2022-0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2022-03-22
也许很多人不清楚,著作权和食品一样,也是有保质期的。著作权法规定,公民创作的作品,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其死亡后五十年。食品过期了就要下架,而著作权“过期”了,作品就成了“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专家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