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是指依据设定合同中规定的目的,土地上的权利人为实现自己土地上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力分为设定取得和法定取得两种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
2020-05-25
可以,但土地上已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的,未经用益物权人同意,土地所有权人不得设立地役权。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
2020-05-25
主要是订立地役权合同。地役权是指在土地所有权上设定的一种他项权利。地役权可以由于弃权、解除、失效和某些其他原因而消灭。对应地,前一块土地所有权人被认为拥有地役权,称为地役权人,后一块土地所有权人被认为附带有供役的义务,称为地役人。作为一种对他人土地的
2020-05-25
用益物权是一种主权利,而不是从属其他物权的权利。因此,作为用益物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都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它不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地役权作为一种为了需役地的便利而产生的用益物权,与需役地的关系又极为密切,由此发生了主从权利的关系,即地役权从
2020-05-25
如地铁、隧道、人防工程等;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的权利。产生的原因不同:地上权因土地划拨,乡村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而产生;地下权是由于土地之下埋设管线、电缆、建设地下设施的行为,地下权则是基于供役地的存在,一般是设定
2020-05-25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部
2020-05-25
即以在他人土地上通行以便到达自己土地为目的的地役权。导水地役权,即利用管道或沟渠经过供役地把水导入需役地的权利;排水地役权,即把生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入供役地或经过供役地排向他处的权利。即利用他人已经建成的墙壁搭建房屋或其他地上定着物的权利,设
2020-05-25
设定地役权,双方当事人要协商确定其期限,当事人对地役权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事后作出补充协议。设立地役权的双方当事人,如果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或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他们之间设立的地役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他们各自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2020-05-25
合同成立时间有约定依约定,没有约定依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的权利。(一)设立地役权的形式: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2020-05-25
一是因时效而取得,仅限于继续并表现的地役权;二是因继承而取得。土地灭失是任何以土地为标的的物权灭失的原因,但地役权不但因为作为其标的物的土地(供役地)灭失而消灭,也因需役地的灭失而消灭。地役权人如将其地役权抛弃,供役地则因之恢复其无负担的状态,地役权归
2020-05-25
土地转让后地役权也会转让,地役权不能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转让,它必须随着需役地的使用权转移而一同转移。当需役地的使用权发生转让时,地役权也应当随之发生转让。地役权是以他人不动产供自己不动产便利而使用的权利。
2020-05-25
地役权是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有效的使用或经营自己的土地的权利。地役权的发生须有两个不同归属的土地存在,为他人土地利用提供便利的土地称为供役地,而享有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这时甲工厂即取得了“地役权”。而设立地役权,当事人是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
2020-05-25
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
2020-05-25
地役权是以他人不动产供自己不动产便利而使用的权利。(一)设立地役权的形式: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0-05-25
地役权是为需役地而设立的,地役权人需对需役地享有使用权。地役权的期限,不得超过需役地上存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一)设立地役权的形式: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2020-05-25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第一百六十一条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