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离婚找不到人的话,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因此,离婚找不到人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
2024-12-20
夫妻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是法院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对于夫妻一方失踪如何离婚,是可以先申请一方下落不明失踪,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的,这也是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之一。
2024-12-08
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夫或妻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对方为失踪人。被宣告失踪后,另一方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
2024-11-11
根据民诉法规定,离婚案件一般不能缺席审理,除非存在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包括离婚当事人因某种原因无法出庭,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法院只要求
2024-11-01
被起诉离婚后,一般被起诉者是会收到传票的,此时就只能应诉了。 如果不同意离婚,那就在诉讼中提出不同意离婚的主张,并向法官提交夫妻感情并未破裂的有力证据,因为法官判决离婚的条件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
2024-08-10
离婚诉讼中,如果一方下落不明,法院将如何判决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缺席的情况下,仅凭另一方的证据很难认定对方的故意行为存在很大风险。此外,根据《婚姻法》第32条第
2024-07-03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6、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15、一方下落不明满2
2024-05-31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6、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15、一方下落不明满2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
2024-05-28
由于一方下落不明,导致另一方离婚障碍的现象较十年前日益增多。在公告中告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不及时参与诉讼的法律后果。公告期国内案件六十日,涉外案件六个月。如果双方当事人就离婚问题已协议一致,一般国内法院可以受理作调解书,一般外国法院对中国调解书经过
2024-05-01
一般是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可以宣告失踪,只要被宣告失踪了,另一方即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因此,从程序上需要一方下落不明两年半以上或更长的时间,另一方才能完成离婚的程序。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只有当对方失踪
2024-01-06
一方下落不明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
2023-12-11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离婚前老公把房子卖了,可以去法院起诉。
2023-06-30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者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
2023-01-10
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对下落不明的人提起涉及人身关系的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
2022-10-24
根据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22-09-0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