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能否办理产权证的问题。安置房在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办理房产证。此外,文章还涉及夫妻间房产产权转移的问题,分婚后和离婚后两种情况。最后,文章指出安置房不属于小产权房,其所有权、使用权等是合法有效的。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2025-04-11
比如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割问题。那么呢?根据房屋的产权特点,以夫妻共有房屋、夫妻一方所有的房屋、家庭成员共有房屋、夫妻共有的“部分产权房”或尚未取得产权房等四种情况来分析共有房屋的分割问题。
2024-11-0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职工购买的公房产权归个人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三条,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因此,可以确认夫妻共同购买的房
2024-08-25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子可以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的方式进行分割。如果双方能够成功协商,按照协商结果进行分割;如果协商不成功,则可交由法院判决。在
2024-06-28
集资房的所有权归属适用《婚姻法》规定。根据《婚姻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各占50%份额。离婚时,一般平均分割该房产。离婚时,如果不存在过错方,则平均分割,未取得房屋的一方有权要求对
2024-04-19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以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为原
2024-03-21
夫妻离婚了产权房的分割,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第二十条规定进行分割。(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房屋,就所
2024-01-04
离婚时,房产分割是离异者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离婚后房屋分割主要分为公房的分割和产权房的分割两种。对于公房的分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夫妻结婚
2024-01-04
离婚的时间长短并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两种方式来实现。协议离婚需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明
2023-12-11
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原被拆迁私有住房的评估价值可参考《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夫妻共同财
2023-12-06
根据有关规定,单位职工已购买的公房,产权归个人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据此,可以确认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以成本价购得的房改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离婚时对该财产应予以分割。
2023-11-29
小产权房子离婚时可以对房屋的财产权益予以分割,但不可以作为物权分割。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房屋占有人,双方当事人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不直接判决该房屋所有权的归属。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
2023-11-27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3-04-21
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不予分配。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应当依法保护夫妻在家庭一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
2022-11-03
第七十八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2021-12-2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