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2025-09-10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包括财产起点标准和综合审查标准。财产起点标准包括沉默标准、提示标准和信号标准,综合审查标准则涉及界定相关市场、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障碍、破产因素、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文章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原则,以规范
2025-07-29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包括企业合并和分立时债务的继承事项。企业转让应继承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否则可能引发纠纷,可诉诸法律解决。此外,讨论了遗产继承和债务的问题,规定遗赠接受者是否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需视遗产价值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形
2025-07-19
资产收购与企业合并的定义与区别。资产收购是购买资产组合而不涉及法律主体资格变更,无需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而企业合并则是取得被合并方企业或业务的控制权,需承担被购买方的债务并将差额确认为商誉。判断交易类型需考虑经济实质和并购对象是否构成业务。
2025-07-14
企业合并的含义和会计计量基础。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对限制企业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造利润有现实意义。
2025-07-14
分公司合并的税务处理及会计处理。根据国税函和财税文件规定,分公司吸收合并其他公司时,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属于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不需缴税。特殊合并业务需注意资产增值和损失的税收确认及股权支付金额的规定。企业需按规定提交书面备案资料,未备案不得按特
2025-07-14
国有企业合并的四种方式,包括购买式合并、承担债务式合并、抵押式合并和举债式合并。文章还涉及公司法关于公司吸收合并的规定,包括合并程序、合并协议、债务处理等。摘要: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合并的四种方式及相关的公司法规定。合并方式涉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资产转
2025-07-14
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权益冲突及公司合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现代企业采用法人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引发股东与董事间利益冲突。资本多数决原则使得大股东有机会操纵公司运营,导致股东和中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在公司合并过程中,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
2025-07-14
非公司制企业的合并限制。合并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仅适用于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不能进行合并。企业合并是通过签订合并协议将两个或更多企业的资产合并成一个新企业,这个过程由合并的当事人即公司本身执行。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新企业的资产等于各
2025-07-14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合并操作流程,包括合并方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定义及操作流程。合并过程中需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进行公告。合并后的公司需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和债务。遵循《公司法》第九章的规定,具体操作需经过相关主管部
2025-07-07
企业合并时是否需要办理清算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合并分为一般性重组和特殊性重组,符合条件的合并可视为特殊性重组无需清算,其他合并则需要清算。同时,企业发生符合财税相关规定的合并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清算。
2025-07-07
企业合并后的合同处理方式。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后的公司应继承合并前签订的合同并履行。合并时,各方需签订合并协议,并通知和公告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合并各方的债权和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承继。
2025-07-07
企业兼并的三种形式及其债务处理方式。企业兼并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收购,每种形式下的债务承担有所不同。债务剥离是防范债务风险的主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确保债务剥离协议的有效性,需征得债权人同意,某些特定债务不可剥离,如政府相关部门的债务。
2025-07-07
公司股权收购的相关问题。股权收购可以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东的股份或收购其发行在外的股份来实现,也可通过向目标公司股东发行收购方股份来交换目标公司股份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称为吸收合并,可避免现金流产生并合理避税。收购方获得经营控制权时称为接受企业,未获得
2025-07-07
哪些公司解散需要经过批准。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期货公司、重要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解散都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涉及各类公司在不同情况下的解散流程,如合并、分立、破产等,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算。
2025-06-3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