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应提醒当事人的是如果不能举证婚后财产来源于婚前,或婚后演化过程中,由于自己有意或无意的法律行为,已经改变了个人财产的性质,则不属于上述范围。比如,婚后将婚前存款取出购房,在产权证上写上了配偶的名字,这一法律行为意味着自己又将房产与配偶共有的合意。
2022-03-11
1、婚前存款是婚前财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夫妻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工资、受赠财产、投资收益等,除双方另有约定外,一般认定为其个人财产。2、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即不管夫妻双方各自以谁的名义存入银行
2022-02-26
实施实名制后,非存款方的权益将大大得到保护,而且有利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在某种程序上,也减少了双方在离婚时因财产分割而引起的纷争。
2022-02-10
孳息指的是从原物中所出的收益,通常分为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两种。依照物的自然性质而产生的收益物称之为天然孳息,比如:植物结出的果实、动物的产物如鸡蛋、羊毛;依照法律关系产生的收益为法定孳息,比如:存款利息、有价证券收益、股权分红、未经共同经营管理的房屋
2021-12-24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但是,很多时候,一方将婚前存款用于婚后生活或购买婚后财产,如果对方没有任何投入、也没有动用夫妻共同财产,那么,所购买婚后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如果认定为婚前财产,与“婚后取得”矛盾;如果定性为婚后财产,与一方实体上
2021-12-24
日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都愿共筑爱巢,白头偕老。但为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婚前财产纠纷,现双方理智地协商,就婚前财产达成如下协议:。乙方的财产有,银行存款两万元,新大洲踏板摩托车一辆。双方为建立家庭共同出资购置的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甲乙双方无其他财产争
2020-07-21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两人结婚并不是所有财产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比较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玉器、金银首饰等贵
2020-07-21
婚前存款属于婚前财产,没有争议,证明难度也不大,一般来说,婚前存款均有银行记录,而且,这种记录公信力比较强,法官采信的程度高。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财产的来源等情况,由双方协议处理,
2020-05-25
夫妻一方的财产不因结婚就自动变为共同财产,因此,一方的婚前财产包括存款仍属于一方所有,即使离婚,也不应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为了避免麻烦,可以通过婚前财产公证、财产约定的方式确定或者协商确定财产的所有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
2020-05-25
读者王某来信问,他2008年结婚,婚前有存款50多万元,结婚后他用50多万元购买了清远某地的房子,房产证写的是他的名字,现在打算离婚,清远的房子属于他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夫妻一方以婚前存款全额购置的房产或者其他财产,仍然属于婚前财产,如果对方没
2020-05-25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都愿共筑爱巢,白头偕老。但为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婚前财产纠纷,现双方理智地协商,就婚前财产达成如下协议:。乙方的财产有,银行存款10万元,大众汽车车一辆。甲乙双方无其他财产争议。
2020-05-25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比较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玉器、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为避免离婚时无法说明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2020-05-25
圣奇所谌江涛律师解答:如果是存款之类的财产,由于婚后不好区分是婚后取得的还是婚前取得的,有必要做个公证。但是像车及房子,由于有证书可以证明是婚前取得的,所以做公证的意义不大。如果你的婚前财产不想让配偶继承,由于配偶属于第一法定继承人,所以你可以立遗嘱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