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包括审查起诉阶段、一审阶段、二审阶段和死刑复核阶段的阅卷范围。辩护律师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阅卷权限,需要携带相应的手续。在死刑复核阶段,最高人民法院不允许律师进行阅卷操作。再审案件的阅卷范围则根据审理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025-07-16
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与重审有以下区别:再审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案件,重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院长提出,重审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2025-04-16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2025-04-03
省高检对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抗诉时效问题。中国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检察院对二审判决很少提出抗诉,但如有重大错误证据,会依法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在于受理案件性质和启动程序的不同。同时,文章也探讨了“以审判为中心”和“以侦查为中心
2025-03-23
第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才能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按一审程序裁判
2025-01-24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次审理的程序。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的法院,既可以是原来的第一审或者第二审法院,也可以是提审的任何
2024-10-02
发回重审,可能是二审中发回重审,也可能是再审程序中的发回重审,而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发回重审案件,主要是指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后,将案件发回原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的案件。发回重审后,一审法院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确定举证期限、送达、开庭、判决,整个案件从头开始。而在实际审理中,因事实证据原因发回重审的案件却占了极大的比例。
2024-09-15
两审终审制是经过二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不再审理的制度,三审终审制是经过三级人民法院审理终审的制度,两者最大的区别就三审终审制多了一级的审理。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
2024-06-19
民事诉讼中,案件受理费是属于诉讼费用的一部分,包括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案件的受理费。此外,诉讼费用还包括申请费和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的费用。根据《诉讼费用交纳
2024-04-14
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024-02-25
如果当事人要对二审的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的,需要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再审的申请书,并提交认为二审的裁判文书确有错误的证据。并且需要在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提出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
2024-01-20
再审民事判决书在结构上,与一审、二审民事判决书相同。不同种类的再审民事判决书,主要区别是提起再审的由来不同,而其他内容基本一致。这部分内容可参照二审民事判决书事实部分的写作方法进行操作。再审民事判定书的判决结果分为维持原判、全部改判、部分改判和增加新
2024-01-14
第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才能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按一审程序裁判
2023-12-24
一审终审与二审终审最大的区别是对案件审理的次数,一审终审的案件一审的判决结果是最终判决,不能上诉,但可以申请再审,二审终审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可以上诉,二审的判决结果是终审判决。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
2020-07-21
抗诉的提起主体不同:二审抗诉是由第一审法院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提起,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再审抗诉是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