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九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承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
2024-08-08
在特定的情况下,婚内可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
2024-07-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若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时可以对该方少分
2024-07-20
离婚协议书需要明确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愿,以及对子女抚养、夫妻共同债务、共同财产等事项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6条和1078条的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
2024-06-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离婚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子女抚养问题的协议;夫妻共同债务的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以及
2024-06-26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婚后房贷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应当约定共同债务的清偿比例。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对外,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应当承担
2024-06-24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损害赔偿纠纷若是协商不了的,可以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2024-06-20
《民法典》规定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合法。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
2024-06-02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
2024-06-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如果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对于这一方在
2024-05-14
《民法典》因出轨离婚财产应当进行分割,可以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出轨方即是过错方。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2024-05-08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婚后欠款的处理取决于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共同债务,则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偿还责任。如果被认定为个人债务,则由个人独自承
2024-05-07
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进行。首先,夫妻可以通过夫妻共同财产来清偿债务。如果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或者财产已经归各自所有,双方可以
2024-05-06
离婚期间,当事人可以暂时不还房贷,但需要与贷款机构协商并履行相关义务,否则会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4条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
2024-05-06
《民法典》规定有欠债务能离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当以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对于共同债务无论是否离婚,对外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
2024-04-23
《民法典》规定夫妻有债务能够离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当以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标准。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
2024-04-1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