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何转让股权的问题。合资企业股权的转让需要出让方和购买方达成协议,并按照合资公司的合同书和章程规定操作,包括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和完成内部决策流程,最后进行工商局的变更手续。而民营企业的股权转让也需要双方达成协议,并依照公司的规章制度
2025-04-30
个人独资公司股权能否转让的问题。个人独资企业在法律上具备转让股权的权利,但在股权转让前需通知相关债权人并清偿债务。具体步骤包括签署转让协议、申请工商部门办理手续、填写变更登记申请书等。同时,股权转让合同需进行股权变更登记才能生效,股东在转让时需遵守公
2025-04-27
(一)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的合同当事人虽然都含有公司的原股东及出资人,但从协议价金受领的情况看,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中出资人资金的受让方是截然不同的。股权转让协议中的资金由被转让股权公司的股东受领,资金的性质属于股权转让的对价;而增资协议签订后,标
2025-02-16
单务合同是指只有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义务的合同,而股份转让合同并不是中有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义务,而是出让人转让股份,受让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所以不是单务合同。第一百三十七条 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这是根据股权转让在《公司法》上有无规定而作的划分。特
2024-07-18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股权时,转让方与受让方可以只签订转让协议,该协议也被视为合同。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
2024-06-24
由于实践中情况复杂,可能出现当事人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甚至已经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但股东出资的转让却未记载于股东名册,未办理或未能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使受让方的权利受到影响,进而引发争议的情况。无论何种原因造成股东转让出资后,未对公司股东名册进行变
2024-03-14
是有的,如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里面的违约责任条款中一般会规定违约金。大多数的股权转让都是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确定相关事项的,用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中会有诸如双方情况、权利义务的确定、转让股权的比例、转让股权的价格、股东会决议和违约责任等条款。
2023-06-27
股权转让纠纷的诉讼当事人一般情况下为合同的当事人。股权转让协议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登记的时间、股权转让款支付的时间、方式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公司未依据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召开定期
2022-08-24
股权转让协议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效。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公证不是股权转让生效的必备要件。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股权转让必须经过原批准机关的批准,获得批准就是该种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定生效
2022-06-17
隐名股东也叫实际投资人,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
2022-03-22
股东擅自转让股份签订转让合同时,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转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股份转让是指股份的持有人和受让人之间达成协议,持有人自愿将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支付价金的行为。
2021-12-25
(一)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的合同当事人虽然都含有公司的原股东及出资人,但从协议价金受领的情况看,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中出资人资金的受让方是截然不同的。股权转让协议中的资金由被转让股权公司的股东受领,资金的性质属于股权转让的对价;而增资协议签订后,标
2020-05-25
在实践中,一些公司股东是以公司名义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这会造成签约主体的混淆。另外,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要考虑是否需要经过股东会决议通过;如果是自然人,则要审查其是否已注册过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对外转让股权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前要征求其他股东意见,其他
2020-05-25
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没有效,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股权转让的受让人是善意取得股权的,不能一概认定转让合同无效。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
2020-05-25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股东转让股权的时候,已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并且转让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不不能单位方面撤销的,但双方协商同意的,可以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