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公正合理实施对虚假宣传行为的行政处罚,制订本规定。第二条 对虚假宣传行为的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相关规定。(二)因虚假宣传行为而发生的经营额达到5万元的,增加罚款1万元;超过5万元的,每增加50
2024-12-27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根据新法,经营者采用刷单、炒信等方式,帮助自己或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2024-12-24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就企业技术秘密,公司及客户财产保护达成如下协议:。乙方违反此协议,甲方有权无条件解除聘用合同,并取消或收回有关待遇;乙方违反此合同,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的,应赔偿甲方全部经济损失,甲方
2024-12-24
网络环境下侵犯商标权及商业混同行为主要表现在将他人的注册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利用他人商标的知名度进行不正当竞争。5利用网络技术措施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规制于经营者的行为,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
2024-12-22
《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概括法和例举法结合的形式表述,要有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性条款,以使不正当竞争的新形式都能囊括其中。
2024-12-22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从行为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内部人(雇员)侵害、保密义务人侵害以及第三人侵害,从行为方式来看,主要表现为秘密窃取、利益诱骗、强取豪夺、非法披露和非法使用等。根据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
2024-12-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经营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虚假表示的行为进行处罚。对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
2024-12-21
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将此类行为作为必须禁止的违法行为予以规范。法律对通过积极劳动获得的商誉给予尊重和保护,对以不正当手段侵犯竞争者商誉的行为予以严厉制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以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024-1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八条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
2024-12-18
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山东省实施办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
2024-12-13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引导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商标法》、《广告法》、《侵权责任法》
2024-12-08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就企业搭售问题表示,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可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搭售”,但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回
2024-12-03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本条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024-11-28
商业秘密的侵犯行为包括间接侵权和直接侵权两种形式,以及其他表现形式。根据《反不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也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已获取的商业秘密。同时,违反保密义务或
2024-11-28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利用软件等技术手段在互联网领域干扰、限制、影响其他经营者及用户的行为作了规定,增加了对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不正当竞争的规制。此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的系统性、整体
2024-11-24
行政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责任,要通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来实现。
2024-11-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