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如果有证据证明男女方存在国家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可以请求法院确认婚姻无效,正式起诉之前要注意准备以上材料。除了近亲结婚会造成婚姻无效,未到法定结婚年龄以及重婚都属于无效婚姻,无效的婚姻从始至终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2023-03-06
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以内或三代以内有共同的血缘关系的人进行婚配,姨表亲很明显是三代血缘关系,在法律上他们是禁止结婚的,无法办理结婚登记。近亲关系的婚姻登记机关是不准予登记的,如果当事人隐瞒事实骗取登记,法院有权以该婚姻无效为进行撤销。近亲结婚是法律明文规
2022-12-14
五代近亲已经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是可以结婚的。近亲之间以下两种情况禁止结婚:。近亲结婚不仅使后代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生率提高,而且使多基因遗传病及先天畸形发生率增高。有资料表明,近亲结婚子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是非近亲结婚子代的150倍。
2022-12-06
法律规定不能结婚的情况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于法律规定的禁止结婚的条件,即近亲结婚,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如果是重婚和不满足法定婚龄的话,也是不允许结婚的。在我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如果要结婚的话,必然是需要符合我们国家《民法典》当中所规定的结
2022-11-28
无效婚姻,也称婚姻无效,是指因不具备法定结婚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的男女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制度。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查明确实是无效婚姻时,应当收回被骗取的结婚证,宣告该婚姻无效,解除当事人之间的同居关系,并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及所生子女作适当处
2022-11-17
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指禁止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即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比如曾祖父或外曾祖父是共同的,法律上是允许结婚的。男方和女方有同一个外曾祖父是可以结婚的,办理结婚证,只能去男女任何一方的户口
2022-10-21
法律中常见的婚姻无效的原因主要有:欠缺当事人的结婚合意,违反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不具备结婚的法定方式,未达法定婚龄,重婚等。婚姻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
2022-09-21
无效婚姻除了婚姻当事人可以提出婚姻无效的申请外,国家有关部门或利害关系人也可以依职权或者依据法律的规定,提出某一婚姻关系无效的申请。无效婚姻本质上不是婚姻关系,而是同居关系,因为具有法定禁止结婚情形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结婚,如果存在无效婚姻情形且
2022-0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因此法律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属于无效婚姻。
2022-04-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因此法律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属于无效婚姻。
2022-04-24
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以内或三代以内有共同的血缘关系的人进行婚配,姨表亲很明显是三代血缘关系,在法律上他们是禁止结婚的,无法办理结婚登记。(三)未到法定婚龄。近亲结婚的法律后果是婚姻无效。
2022-03-25
包括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是不能结婚的,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亲属,不属于法律禁止的近亲结婚范围,直系血亲,是指生育自己或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即所谓己身所从出或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
2020-05-25
另外,限制一定范围内的近亲结婚也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因此,近亲结婚一直为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法律所禁止。我国1950年的第一部婚姻法对近亲结婚问题也做出了明确限制,规定男女“为直系血亲,或为同胞的兄弟姊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者”禁止结婚,“其
2020-05-25
无效婚姻是因欠缺婚姻的成立条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无效的原因,取决于各国法律中的具体规定。法律中常见的婚姻无效的原因主要有:欠缺当事人的结婚合意,违反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不具备结婚的法定方式,未达法定婚龄,重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没
2020-05-25
婚姻登记机关的大部分人认为既然法律明确规定了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那么表兄妹当然应当禁止结婚。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生育的子女有遗传病,而这对表兄妹不可能再婚后生育,应当允许他们结婚。所以不同辈份养亲属之间是不能结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