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加强管理施工现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要求进场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建筑物要设置好防护网,对建筑工地定期检查。这些都是施工现场高空坠物管理措施,施工方应该严格执行。如果一旦发生高空坠物,工人被砸伤的,施工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5-02-18
我国建筑工地高空坠物事故责任分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53条和第1254条。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是正在施工的单位出现高空坠物,责任由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承担;如果是已完工项目找不到侵权人,责任由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和管理人承担。禁止从建筑物中
2024-07-08
建筑工地高空坠物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由城乡建委、县规划局和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监管。如果发生高空坠物事故导致他人受伤,民事责任将由坠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
2024-03-26
一、扬尘管理:在装卸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从高处摔落物资,如袋装水泥、粉煤灰和石灰等,应轻拿轻放,不用力摔打。在切割瓷砖和混凝土等块体材料时,应采用湿作法。对施工现场的道路、砂石堆场和其他作业区,应定期洒水湿润,防止尘土上扬。散体物料和建筑垃圾必须
2024-02-13
本安全教育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施工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本项目的施工安全。制度包括以下内容: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签署相关资料;工人变换工种需要进行新工种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并记录签名;各工种的施工作业安全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技术书
2024-01-21
建筑工地受伤,如果是被打成轻微伤及以下的,可以拨打110电话报案,或者直接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涉嫌故意伤害罪的,被害人可以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
2023-08-31
建筑工地发生高空坠物,不一定由施工人承担侵权责任,一般由坠落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事实上,建筑工地上正常情况下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其中就包括针对高空坠物的管理措施,一般建筑工地发生高空坠物侵权案
2023-06-30
为充分发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代理发行站的作用,规范代理发行站的管理,促进出版社与代理发行站的共同发展,制定本办法。
2023-03-29
在建筑工地,或者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着总包公司、分包公司将工程违法发包给不具有资质的个人,这些无资质的个人,就是我们经常提到到包工头。一般情况下,包工头针对自己所承揽的工程,均是自行招聘工人进行施工。这些工人受包工头管理,从包工头处领取劳动报酬。即包工头
2022-11-25
但若是发生建筑工地高空坠物行为,建议立即报警处理,确定侵权人后,在进行民事赔偿。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建筑工地高空坠物罚款的内容包括一般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罚款和赔偿的责任,如果有其他过错人
2022-07-27
综合上面所说的,高空坠物的行为是会让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重大的损失,只要发生此情形对于侵权者来说就需要承担所人的责任,如果不能确定侵犯者就需要由建筑工地的管理人来进行承担,如果确定了责任人,就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2022-07-13
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等级分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建筑工地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如果确定系工伤事故的,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
2021-10-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承包经营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并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集中用餐单位应当督促承包方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承担管理责任。第二十八条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执行原料控制、餐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