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叛逃罪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客观要件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自己的叛
2025-07-20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问题,重点阐述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的区别,并详细说明了处罚原则及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的认定不仅依据是否造成危害结果,还需查明行为目的和秘密谋划活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2025-07-04
间谍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间谍活动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包括侵犯国家机构、窃取国家秘密和情报等行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可以是中国公民或外国人等。行为人只要明知是间谍组织或其任务而参加或接受,就构成间谍罪,不论其
2025-05-30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其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案件,以及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技术侦查措施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其主体、适用范围、程序与期限等已在相关法律中明
2025-05-02
第一百零九条对叛逃罪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叛逃罪的主体包括两种: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
2024-12-15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保密规定,使军事秘密被无关人员知悉,危及军事秘密的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安全与利益将造成严重危害。本法第398条虽然己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但鉴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侵害的客体是军事秘密的安全,犯罪主体又是军人,为了加强
2024-07-24
本罪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为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因为通常情况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掌握、了解国家秘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本罪,但性质上不属于渎职罪,为方便起见本法在条文中作统一规定予以定罪处罚。加重处罚事由犯故意泄露国家秘
2024-04-30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刑事申诉则是这种申诉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具有刑事申诉主体资格的是原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受委托的律师也可以代理申诉。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刑事申诉
2024-03-13
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叛逃行为必须危害中华人民共
2024-03-05
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第一百零二条 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2-23
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02-15
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限于军人,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包括有责任能力的所有自然人。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行为发生在战时,法律明文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提
2023-10-09
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的区别是性质不同,国家秘密是一种公权,而商业秘密是一种私权;内容不同,国家秘密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重大领域,而商业秘密只涉及与科研、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权利主体不同,国家秘密的主体是国家,
2023-09-02
我们都知道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对于触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是要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给商业秘
2023-08-17
对投敌叛变罪规定的刑事处罚标准是3年以上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负有重要职责的人投敌叛变,胁迫他人跟自己一同叛变的,携带国家重要秘密投敌叛变的,有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投敌叛变罪的犯罪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同时,刑法还规
2023-07-0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