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被盗用参与网贷的法律处理方法。首先,个人应积极与办理贷款银行协商,如银行不解决则可提起诉讼。其次,个人应注意搜集证据并申请法律鉴定。最后,提醒个人切勿轻信中介机构谣言,应选择正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2025-05-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借款是有上限的,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第十七条 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国家合同条款也规定,合同需要书面签订。合同内容确定,是指合同内容在合同成立时必须确定,或者必须
2025-02-09
截至到目前,已经有18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P2P清退名单,而在这些名单中,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贷款平台最多的地区,11月15日,深圳还发布了深圳市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第五批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网贷机构名单。P2P网络借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自于平台
2025-01-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款人在p2p网贷平台借款应该做的事情包括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及融资信息;提供在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未偿还借款信息等。(四)按照约定向出借人如实报告影响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益的重大信息;
2024-12-15
个人隐私泄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首先,如果发现网贷平台故意泄露个人隐私或将个人信息交易,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举报,维护自
2024-12-15
可以认定为骗贷。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12-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P2P网络借贷平台要融资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五)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贷款是银行的业务。(
2024-08-27
众筹企业信息披露简单粗糙,投资者与众筹企业信息极其不对称,很难判断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网贷公司作为金融信息服务中介、发布借款人的各项信息是撮合交易的核心。**网贷公司发布的借款信息主要由借款人提供,要确保信息全面与真实,在众筹公司创建的前几年,需要付
2024-07-22
依据我国贷款通则的规定,进行贷款的一般只能是本人贷款,如果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贷款的,可能涉及到贷款诈骗,要承担法律责任。第十九条 借款人应及时依法向贷款人提供贷款人要求的有关资料,不得隐瞒,不得提供虚假资料。第二十条 借款人应依法接受贷款人对其财务
2024-07-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众披露年度报告。
2024-06-30
目前,已经有18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P2P清退名单,而在这些名单中,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贷款平台最多的地区。多地的监管部门表示,多年来没有一家网络贷款平台是具有资质的,所以多地对网络贷款平台实行一刀切,对P2P网贷业务一并予以取缔。P2P网络借贷的流动性风
2024-05-26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只要做贷款网贷的中介具备合法的办理资质,贷款利息符合法律规定,办理贷款的流程和内容符合法律要求,就不违法。该
2024-04-19
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积极妥善的处理逾期事件,网贷黑名单上的信息还是可以消除的。不过,需要警惕那些花钱就可以消除不良信息的广告。那些广告都是诈骗分子给大家挖的“陷阱”,以便骗取手抄续费和个人信息。如果在还清贷款以后,等待了5年的时间,发现自己的网贷黑袭
2024-03-20
网贷逾期征信在还清本息、违约金后,征信会保留五年,5年以后就会自动消除;但是如果网贷逾期一直没有归还,那么逾期记录会一直留存在征信中。5年的期限从实际还款日开始起算,而非应还款日起算,也就是还清贷款后,超过5年的逾期记录将会自动消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
2024-03-13
网络贷款逾期可能构成骗贷罪,那么网贷逾期骗贷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根据相关资料,一些常见的立案标准包括: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伪造个人信息;借款人想要获得高额贷款但没有房
2024-02-1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