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军婚罪的特征以及军人离婚案件的审理程序。破坏军婚罪涉及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中的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其犯罪主体包括非现役军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或同居等情况。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等,起诉方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
2025-07-31
黄某与谌某的婚姻案例中,谌某在分居期间与另一男子同居并生育一子是否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重婚罪包括与他人结婚和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两种情形。谌某与另一男子的同居构成事实婚姻,因此构成重婚罪。目的是惩治犯罪,保护一夫一妻的家庭关系
2025-03-22
法律重婚和事实性重婚的认定标准。法律重婚指通过虚假婚姻证明骗取结婚证书建立非法婚姻关系。事实性重婚指男女违反结婚程序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群众普遍认可。重婚行为侵害了一夫一妻制度,构成犯罪。事实性重婚符合继续犯的构成理论,追诉期从非法婚姻关系终止之
2025-03-05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偶尔的婚外性行为或者通奸、嫖娼等都不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修正后的婚姻法为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而新增加的禁止性规定。重婚系是以夫妻关系的名义
2025-02-15
破坏军婚侵犯的客体是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中的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破坏军婚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由上可以看出,假如军人长期与第三人同居,便构成了破坏军婚罪。案件审理终结时,案件受理费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负担。根据《民事诉讼法
2025-01-23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行为,严重侵害配偶权,对一夫一妻制造成严重破坏。重婚行为的追究可以是自诉,也可以是公安机关介入侦查的结果。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
2024-12-29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居住。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修正后的婚姻法为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而新增加的禁止性规定。婚外恋则泛指已婚者与配偶之外的人发生恋情。婚姻法不但在总则中明令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2024-12-23
依据我国婚婚姻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的制度,如果只是分居没有离婚的,是不可以找对象的,否则可能构成重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成
2024-12-13
重婚系是以夫妻关系的名义共同生活,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则不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通奸、婚外恋都属于有悖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一般由道德规范调整。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2024-11-10
虽未登记结婚,但事实上与他人以夫妻名义而公开同居生活的,亦构成重婚。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界定:所谓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重婚不仅是违反婚姻法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行为,而且也是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
2024-10-24
事实婚姻,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婚姻法规定,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禁止重婚。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简而言之
2024-10-21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行为人具有重婚的行为。可见,根据上述解释,1994年2月1日前,男女双方同居并符合结婚条件的,为事实婚姻;即使在94年2月1日后,只要符合结婚条件,经补办
2024-09-20
中国的《婚姻法》没有对精神出轨的规定,我们也没有标准界定一个人的精神是不是出轨了。根据《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三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从上述条文看出,是否违反某项法律,是以其行动为准,而非思想。
2024-09-09
中国的《婚姻法》没有对精神出轨的规定,我们也没有标准界定一个人的精神是不是出轨了。根据《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三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从上述条文看出,是否违反某项法律,是以其行动为准,的而非思想
2024-07-21
配偶权保护是婚姻法的重要内容,但现行法律对配偶权的保护还不够完善。现行婚姻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配偶权,但在多个条文中已经体现了保护配偶权的基本精神。其中,一夫一妻制的规定是配偶权的核心内容,禁止重婚和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是对配偶权的保护。此外,
2024-06-1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