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解散之诉的管辖范围及相关法律条文解释。文中详细介绍了公司解散的具体原因,如公司营业期限届满未决议延长、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等。同时,还涉及公司合并或分立导致的解散及因被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而解散的情况。
2025-07-29
《公司法》中股东会的职权。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并决定其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合并、分立、解散等作出
2025-07-29
公司解散的相关内容。公司解散分为自行解散和强制解散两种情况。自行解散是基于公司章程或股东决议,而强制解散则是因为政府行为或法院判决。公司法规定了多种解散公司的情形,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等。强制解
2025-07-19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包括企业合并和分立时债务的继承事项。企业转让应继承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否则可能引发纠纷,可诉诸法律解决。此外,讨论了遗产继承和债务的问题,规定遗赠接受者是否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需视遗产价值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形
2025-0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解散的各种原因和程序。包括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下公司的解散方式。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解散决议方面的不同
2025-07-19
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是否会引发公司解散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司解散,但股东需承担连带责任并依法赔偿损失。公司解散的情形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决议解散、合并分立、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等。在特定情况下,如
2025-07-18
公司法人不在时公司是否可以解散的问题。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可以因多种原因解散,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合并分立需要、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当公司法人不在时,可以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并履行相关手续来解散公司。执法机关将对公司财产进行评估
2025-07-18
中国股份转让后债权债务的承接问题。法律规定股东转让股份时,受让人无需承担债权债务。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继承。但股份转让受多方面限制,如发起人的股份转让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限制等。公司章程也可以做出其他限制性规
2025-07-17
公司分立与合并的区别。公司合并是通过合同将两个以上公司合并为一个公司,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规模。公司分立是一个公司通过法律程序分成两个以上公司。合并方式主要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其中吸收合并为多数。合并会产生公司解散、变更和设立等效果。此外,文章还
2025-07-14
分公司合并的税务处理及会计处理。根据国税函和财税文件规定,分公司吸收合并其他公司时,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属于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不需缴税。特殊合并业务需注意资产增值和损失的税收确认及股权支付金额的规定。企业需按规定提交书面备案资料,未备案不得按特
2025-07-14
公司合并过程中的法律程序。详细描述了合并后存续公司需要办理变更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和证件,包括变更登记申请书、合并协议、股东会决议等。同时,也介绍了合并后解散公司需要办理注销登记的程序。另外,文章还明确了母公司在拥有被投资单位不同比例表决权时,如何判断
2025-07-14
国有企业合并的四种方式,包括购买式合并、承担债务式合并、抵押式合并和举债式合并。文章还涉及公司法关于公司吸收合并的规定,包括合并程序、合并协议、债务处理等。摘要: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合并的四种方式及相关的公司法规定。合并方式涉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资产转
2025-07-14
公司合并的股东决议制度。公司合并需经过股东会决议,适用资本多数决议原则。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会决议需经过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但出席股东大会的人数未明确规定,建议明确最低出席比例,以保护小股东利益,防止大股东操纵决议。
2025-07-14
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权益冲突及公司合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现代企业采用法人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引发股东与董事间利益冲突。资本多数决原则使得大股东有机会操纵公司运营,导致股东和中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在公司合并过程中,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
2025-07-14
非公司制企业的合并限制。合并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仅适用于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不能进行合并。企业合并是通过签订合并协议将两个或更多企业的资产合并成一个新企业,这个过程由合并的当事人即公司本身执行。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新企业的资产等于各
2025-07-1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