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代持的合法性及法律风险。股份代持涉及三种法律关系,包括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间、实际股东与公司间以及实际股东与第三人间的关系。尽管股份代持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合法,但存在多种法律风险,如代持股人的债务问题、遗产继承纠纷、道德风险等。最高法的相关规定虽然确
2025-07-25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其中涉及内外资股东股权转让的同意权、外资股权转让的核准和工商变更登记、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及其条件限制、外国投资者出资未到位的股权质押及其转让的限制,以及外资股权部分转让后不得导致外资股比
2025-07-13
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标准。股东间转让股权无需股东会表决通过,但在特定产业中需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向股东以外第三人转让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涉及表决权问题。我国法律也规定保护股东的优先受让权,防止以低价向第三人转让股权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权益。
2025-05-21
分公司解散时的诉讼流程。在股东提出解散公司诉讼时,应以公司为被告,其他股东可列为第三人。诉讼过程中需重视调解,若双方达成协议可让公司继续存在。公司解散若未给雇员补偿,雇员可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公司解散诉讼涉及法律难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2025-04-26
股权转让完成的标志。首先,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并办理相应股东变更登记,使受让方取得股东资格。此外,如果双方履行完毕合同但未办理工商登记变更,不影响受让方取得股东资格。股权变动的生效应以公司内部变更为准,外部登记的效力在于对抗第三人。
2025-03-05
1、确立异议股东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介入诉讼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参加到诉讼中来提出主张,这种诉求的主旨在于改变公司股东组成或治理模式,使得存续公司以新的架构得以继续经营,维护异议股东的现存利益和期待利益。
2025-02-16
抽逃出资包括抽逃注册资本和抽逃股东出资。抽逃注册资本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这不仅侵犯了公司的利益,而且可能侵犯公司以外第三人的利益,如公司的债权人,因此法律严令禁止,情节严重的还构成犯罪。抽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
2025-02-11
公司利益遭受损害,小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被告不是别人,正是公司控股股东。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股东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件,支持了原告小股东的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公司控股股东向第三人公司返还其受侵占资金18944万余元,并赔偿利息损失。法官还首次
2025-02-07
浙江和信电力开发有限公司、金华市大兴物资有限公司与通和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富沃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三人通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损害公司权益纠纷案。应付恒信公司1750万元,在股权转让合同有效签署生效后的10个工作日内支付1000万元,余
2025-01-15
公司清算后注销前发现有担保债务的,如果公司有剩余财产的,由公司财产偿还债务,如果公司已经注销了,债权人可以起诉股东要求清偿债务。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
2025-01-08
首先是通过协商,希望各股东从大局出发,作出妥协和适当让步;也可以咨询专业人员,由第三人进行斡旋。从而自行化解,并且能够完善相应制度,脱离僵局的状态。最后,如果公司继续存在,会造成公司股东利益的损失,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02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不能单方强制要求退出股东或股份的,只能将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股东以外的第三人,从而实现退出该公司股东身份的目的。
2024-12-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甲方将其持有该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转让给乙方,转让价格为人民币万元。甲方保证转让的股权不存在第三人请求权,没有质押和争议。转让完成后,乙
2024-11-30
清算组成员从事清算事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或者债权人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公司已经清算完毕注销,上述股东参照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直接以清算组成员为被告、其他股东为第三人
2024-11-29
但如果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其他违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的情形,则该协议就是无效的。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对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效力。
2024-11-23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