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期限届满前股东能否要求解散公司的问题。根据公司的章程规定和其他解散事由,股东可以通过决议修改章程条款以使公司继续存续或召开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另外,如果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判决强制解散
2025-07-29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的主体、公司陷入僵局、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及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等方面。请求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主体必须符合条件;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解散前需考虑其他途径无法解决
2025-07-29
公司解散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相关规定,若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对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且无法以其他方式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申请法院解散公司。法院将受理符合特定事由的解散公司诉讼,如公司持续两
2025-07-29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事由。一般解散事由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等。强制解散事由则是主管机关决定、责令关闭等。股东请求解散的事由是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使股东利益受损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
2025-07-19
公司解散的条件和程序。首先,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包括公司僵局和欺压行为,这是法院决定是否判决解散公司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在提起诉讼前,原告股东需要尽力通过其他内部手段解决纠纷。最后,原告股东必须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的10%以上。只有满足这些
2025-07-05
如何申请解散公司持有10%股份的流程及资格。只有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有资格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法定理由包括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持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等情形。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解散公司诉讼的四种法定理由的具体情况。
2025-07-05
中国公司解散的法律条款,特别关注股东矛盾导致公司僵局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股东会决议解散等。当股东矛盾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时,持有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
2025-06-30
股东解散公司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条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在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等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解散公司的法律程序包括诉讼与申请法院清算的不同、保全措施、以公司为被告的规定、驳回后不可重新起
2025-06-14
公司法关于司法解散公司的条件规定。请求主体资格需满足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且确立持股比例。公司陷入僵局并导致经营管理严重困难时,才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同时,规定了其他解决公司僵局的救济方式,如强制股份收购等,避免解散公司作为不得已的
2025-05-15
国有股份制公司的解散条件及程序。根据《公司法》和有关规定,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股东利益受损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或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提出请求解散时,公司可解散。符合规定的股东可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法院应当受理并审理。
2025-05-05
公司法人是否有权解散公司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法人本身并无权直接解散公司,只有拥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超过10%的股东才有资格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的请求。法人解散的条件包括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权力机构决议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被依法吊销营业
2025-04-07
法人作为股东是否有权申请解散公司的问题。法人作为公司,只要做出解散决策即可宣布公司解散。股东在特定情况下,如拥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的至少百分之十,也有权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的请求。文章还涉及公司注销的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若对此有疑问,可咨询律师。
2025-03-16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相关内容,包括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相关事项。其中涉及股东表决权、解散公司诉讼的受理条件、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的条件等。股东出席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也有所涉及,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会在作出特定决议时需要达到更高的投票比例,
2025-03-10
依据《欧洛克群众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则:公司运营治理产生严峻艰难,持续存续会使股东好处遭到严重丧失,经过其他道路不能处理的,持有公司局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恳求群众法院集合公司。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2025-01-05
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但由于,解散公司的负面作用也是非常明显,因此,股东强制解散公司必须
2024-12-12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