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的定义、目的以及其在国际法中的应用。保障措施是一种进口限制手段,当进口激增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成员可依据相关法规采取该措施。该措施不同于不公平贸易措施,旨在灵活履行国际义务,以便在特殊情况下保护国内产业利益。保障措施体现了国际法
2025-02-28
智利金融时报8月8日报道,拉美制鞋工业的重要代表近日在智利举行的拉美国家鞋业商会第九次会晤上,要求各会员国家政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对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鞋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并完善对于海关和不公平竞争的监控。阿根廷等四国要求南方共同
2024-02-22
本细则是依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不公平贸易行为调查及产业损害救济的相关法律第三章规定的产业损害调查中,针对中国采取特别保障措施而订定贸易委员会的调查、判定、建议措施及其处理程序的详细事项等为目的。对由于中国生产特定产品的进口增加而对国内市场造成扰乱、贸易
2024-01-05
保障措施是 WTO 《保障措施协议》所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损害的贸易救济手段。保障措施针对的是公平贸易条件下的进口产品 ,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针对的是不公平贸易。 l947 年签署的关贸总协定 规定了保障措施条款。现在适用的《保障措施协议》产生于乌拉
2023-12-23
中国是世界上不公平贸易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国,每年约有60起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居各成员国首位。而我国国内的"二反一保"工作则刚刚起步,至今为止也只有30起反倾销案,1起保障措施案,还没有反补贴案。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措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