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包括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及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文章还引用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强调了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法律保障和维权途径。
2025-04-10
工伤休假过长的赔偿问题。对于轻伤的劳动者,在工伤休假期间,工资和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企业按月支付,停薪留职期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伤赔偿年龄限制为男性六十岁前,女性五十岁前。工伤鉴定申请应在伤势稳定后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60个工作日内
2025-03-12
公司是否可要求员工停薪留职的合法性,指出必须经过员工个人申请和企业批准后方能实施,公司不能强制要求员工停薪留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企业裁员的条件和程序,包括企业面临特定困难情况和遵循法律规章制度的必要步骤,确保裁员合法有效。
2025-03-1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内退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产生争议的,应该按劳动关系处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相关的争议。第八条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
2025-01-13
吕某在怀孕期间出现了先兆性流产症状,向公司申请停薪留职,但公司拒绝延长停薪留职时间。吕某提供了中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书面请假单及妇幼保健院出具的检查单等,请假
2024-04-25
公司强迫员工停薪留职是一种变相苛扣的行为,在用人单位苛扣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
2020-05-25
公司不景气要求员工停薪留职不合法,目前国家出台的关于停薪留职的规定的前提是员工个人申请,经企业批准后申请人才会停薪留职。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