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制洗钱罪的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即可取保候审。(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赋予了辩护人在刑事案件的三个阶段都可以以辩护人的名义提起取保候审的申请,并要求取保候审决定机关在三日内做出决定,
2025-02-02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通过后,不起诉制度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免予起诉制度不再适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界定不起诉的性质。不起诉是公诉机关基于控诉职能作出的决定,只有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才能提起诉讼,其他不符合条件或没有起诉必要的案件,公诉机关会依职权作出不起
2024-12-04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召开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热点问题研讨会就审判程序、侦查程序和证据制度改革进行深入讨论。附带民事的范围呈扩大化趋势,立法应当对其范围做明确的界定
2024-07-1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国同志在会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修正案草案明确了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修正案草案将刑事诉讼法关于犯罪嫌疑人在侦
2024-06-15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种宽容和保护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275条规定,未满18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记录应予以封存。封存
2024-04-22
导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后的刑诉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刑诉法第五十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 现行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
2024-03-28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人大通过。这部施行了16年的刑诉法,完成了第二次“大修”,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辩护权的重要制度。新刑
2024-03-15
刑事案件的侦查权属于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建议《刑事诉讼法》应当明确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
2023-09-23
2012年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以下修改:
2020-05-2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020-05-25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约见值班律师提供便利。”“根据前款规定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
2020-05-25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12年3月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修改刑事诉讼法是进一步加强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按照法定程序,于今年1月11日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发送全国人大
2020-05-25
侦查阶段,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但是,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当事人要经检察院批准。全国律师协会递交到全国人大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律师会见问题提出11条修正意见。今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部分采纳了全国律协的意见,将第三十六条改为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