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侵权中的赔偿问题。根据《专利法》规定,赔偿数额需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来确定,若难以确定,可参考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侵权方如拒绝赔偿,权利人可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是外观侵权案件中的重要法律问题,需引起重视。
2025-09-1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未经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备案并非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生效要件,未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法律和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不办理备案合同就无效,因此已生效的合同不能被认定为无效。文章指出国务院或其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制
2025-09-05
渭南市某某电子有限公司起诉西安某某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案件。原告提出了诉讼请求,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的行为,并停止制造、销售专利侵权产品,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起诉理由包括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等侵权行为。
2025-07-26
专利强制许可的公共利益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在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需要时,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外,为了公共健康目的,专利局还可以对药品专利进行强制许可并出口到符合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如专利权人不服决
2025-07-21
专利代理机构的收费规定。根据《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代理机构应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收费,国家鼓励为小微企业和无收入或低收入发明人、设计人提供专利代理援助。专利许可收费无明确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可参考技术市场和技术投产后利润等因素。办理专利许可
2025-07-16
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主体资格审查、确定合同性质和权利义务、约定专利技术的验收方式,以及使用准确清晰的合同用语等方面。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权益。
2025-07-12
专利实施许可的相关内容。专利实施许可是专利技术所有人或其授权人允许他人使用专利的方式,并收取使用费。其方式包括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和普通实施许可。办理专利实施许可需要订立书面合同、支付专利使用费,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备。
2025-07-06
专利实施计划许可合同的签订事宜。合同涉及专利项目的许可实施、技术内容、工业化开发程序、技术资料提交、技术秘密的保密期限、专利实施许可种类、验收标准和方法、使用费及支付方法、技术服务、后续改进提供和分享、专利权无效和侵权处理以及违约金或损失赔偿等条款。
2025-06-30
关于实施专利许可合同备案的相关通知。内容包括备案方式和要求、备案办理时间、费用和保密义务、备案表格的使用以及备案情况报告的要求。自通知收到之日起开始办理备案工作,各专利管理机关和涉外专利代理机构需按季度报告备案情况。
2025-06-19
专利侵权中损害赔偿数额的具体规定。介绍了四种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实际损失和侵权收益计算、参考专利许可使用费计算以及法定赔偿金的确定方式。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条款进行解读,并辅以实际案例说明。摘要完毕。
2025-06-18
发明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式。根据《专利法》规定,赔偿数额基于被侵权人损失或侵权人获利来确定。如两者难以确定,可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计算。法院还会考虑专利类别、侵权性质等因素。与商标侵权相比,专利侵权的赔偿计算方式更为灵活。
2025-05-2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解除条件及法律保护。合同一旦签订,受让方需遵守约定实施专利并支付使用费,不得许可第三人实施。合同解除需满足一定条件,如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等。受让方的义务和权益受到法律保护,需按约定履行相关义务,同时也可要求合同履行方履行约
2025-05-24
专利许可合同变更后的备案要求。根据相关规定,专利许可合同变更后,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登记和公告。这一流程确保了专利许可合同的变更得到合法确认,维护了专利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2025-05-21
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包括基于实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基于侵权人全部利润的计算方法以及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数额的计算方法。人民法院可根据具体案情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当事人双方也可商定其他公平合理的计算方法。
2025-05-13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无规定的处理方式,包括共有人可以选择单独实施或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同时强调了在行使共有专利权利时需取得全体共有人同意的重要性。文章还阐述了专利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及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等内容。
2025-05-1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