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房产归属问题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需过户后才生效,未过户期间房屋仍属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现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对于已交付给子女的房屋,即使未过户,
2025-09-11
离婚时房产分割的方式及起诉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应首先通过协议确定房屋分割方式,如无法达成协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和照顾子女、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若夫妻有书面约定,应按约定执行。一方在婚姻期间承担较多义务,离
2025-07-16
关于离婚后房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必须就财产、子女和债务问题达成一致,否则不允许离婚。因此,离婚房产过再进行分割是不允许的。如果仍有未处理的财产,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进行分割。
2025-07-11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离婚时没有房子和车子,就需要对婚后的财产进行分割。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取得的财产,没有特殊情
2025-01-28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房屋,是夫妻共有房屋,离婚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0条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2024-12-18
如果子或女结婚之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父母对子或女及其配偶双方的赠与,在子或女离婚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夫妻对购买该房屋的出资应视为夫妻的共同债权,在离婚时按照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按照债权分割的规定处理。目前关于
2024-12-11
随着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实施,以前对于离婚时房屋增值部分如何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的局面被打破。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
2024-11-30
房产分割是离婚诉讼中的争议焦点问题,尤其在房产市场蓬勃发展、房价飙升的背景下,解决离婚房产纠纷更加复杂。2011年婚姻法解释(三)对离婚房产纠纷的处理进行了指导。根据物权
2024-11-29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涉外婚姻如果离婚的,房产的分割应该由男女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应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
2024-10-27
男女平等原则是宪法原则,也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
2024-10-27
有些夫妻拥有车辆、公司债券、股份、收藏品、艺术品、其他动产、知识产权收益等,而更多的普通百姓除了房屋可能再没有其它值钱的东西了,没有它,就真是倾家荡产了。可见,离婚诉讼中房产的分割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根据《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夫
2024-08-2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一条,对于农村离婚房屋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的情况,如果房屋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
2024-08-18
目前关于离婚协议中所约定的“房产归子女所有”这项条款,是非常具有争议的。此外,虽然《婚姻法》规定离婚双方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有申请撤销《离婚协议》的权利,但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2024-06-26
依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夫妻共同拥有的房屋没有房产证处于按揭中的,法院不宜直接分割,按实际情况确定使用人,取得所有权后再分割。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财产分割时,参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分割财产。婚姻法规定,过错是指有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家庭暴力的、
2024-05-3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