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知情权纠纷是指业主请求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公开依法应当向业主公开的资料和情况而引发的纠纷。业主作为建筑小区的共有权利人,对于涉及小区共有权利的有关情况和资料具有相应的知情权,这是实行小区自治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应有的内容之一。这就明
2023-07-05
拿着你的身份证,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房管局,就能开具到你的住房情况证明。房屋产权一般由房屋权属证书来表明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房屋权属证书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共有权证》
2023-07-01
旧的房产证,其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而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其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其实无论是不动产权证,还是房产证,此时都是代表一种权利归属的证件,但是两者之间是存在这很多差别的,对于我国的不动产、房产的权利人来说,此时是要及时
2023-06-30
业主知情权纠纷是指业主请求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公开依法应当向业主公开的资料和情况而引发的纠纷。业主作为建筑小区的共有权利人,对于涉及小区共有权利的有关情况和资料具有相应的知情权,这是实行小区自治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应有的内容之一。《民法
2023-06-30
所有权的取得以权利取得是否以前权利人的所有权为前提作为标准,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又称固有取得,是指非依他人的所有权而取得所有权,如生产、收取孳息等,即属于原始取得方式。物权的原始取得又称物权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体非依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
2023-06-30
侵犯土地占有权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事实上,我国法律制度中并没有专门规定土地占有权,土地占有权是土地使用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可是民事主体依法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后,
2023-06-28
依法征收车辆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包括征收决定的合法性、征收范围、补偿标准等。
2023-06-04
法律行为生效的时候合同生效,也就是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简易交付指的就是买方因为一些原因直接占有了物品,因此在进行转移所有权合同生效的时候就视为已经
2023-02-07
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目的是取得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出租人也只转让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而不转让其所有权;租赁合同终止时,承租人须返还租赁物。这是租赁合同区别于买卖合同的根本特征。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2-11-28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022-11-14
1、拾得遗失物所有权归失主所有。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3、拾得人拒不返还遗失物,按侵权行为处理。拾得遗失物必须无偿归还失主,而不能据为已有,这不仅是法律问题,
2022-09-08
住宅用地所属土地的使用年限为70年,使用权限期间届满的权利人可以提前一年提出续期申请,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自动续期。根据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
2022-07-25
但有证据证明登记人不是权利人除外。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2022-07-20
在发生有可能损害合同权利的情形下,合同权利人有保全合同权利的权利。对标的物检查通知的义务。当事人约定出卖人保留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在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前,买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出卖人损害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出卖人有权取回标的物。协商取回标的物;
2022-07-12
原所有权人可以追回被处分的财产,但如果受让人是善意取得,并且财产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的,则原所有权人不能追回,只能向无权处分人追责。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三)是无权处分制度中权利人享有的
2022-06-15
公民对于埋藏物能够证明属其所有的,所有权属于个人。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2022-06-1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