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判决解散的申请执行程序
时间:2025-07-0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公司出现不能或不愿或不宜继续进行的事由时,往往就要对公司进行解散。在司法实践中,解散的原因有许多,在特定情况下请求法院判决解散是其中之一。那么,公司判决解散该如何申请执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 成立清算组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出现其他解散事由时,或者股东会决议解散时,应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解散,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清算组成员可以是股东、董事或其他人。如果解散的公司超过15天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当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被责令解散,或因撤销许可而解散时,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清算组。
2. 通知债权人
清算组应在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60日内至少在报纸上公告3次。债权人应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或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3. 注销登记
清算组完成工作后,将股东会及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提交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4. 公告公司终止
在公司注销登记后,应在公司所在地发布公司解散公告。
公司解散的原因
根据《公司法》第180条的规定,公司可以因以下原因解散:(一)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 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四) 根据法律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五) 根据《公司法》第182条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超过10%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财务公司违规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
财务公司违规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规则、财务公司支付困难的应对措施、支付危机下的接管与解散等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财务公司解散的原因、支付困难的应对措施、整顿和恢复的流程以及解散或撤销后的清算过程,并指出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
-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股票退市后的股权确认问题,阐述了股东的股权在股票退市后依然有效且不可随意撤资的法律规定。另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公司破产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财务审计、破产财产的清理和清算、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以及制定破产清算报告等环节。
-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司未注销,法人资格仍然存在,签订的合同有效。但营业执照过期会导致公司解散和法人资格取消,此时签订的合同无效。处于清算状态的法人只能从事清算为目的的活动,无法缔结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解散后的企业法人
-
股东违法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股东因违法行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股东出资瑕疵、抽逃资本、公司清算程序不合法以及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当股东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时,可能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
公司破产与法律责任
-
仲裁条款因公司注销而失效吗?
-
公司冻结账户怎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