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终止之后,股东有义务组织成立清算组织。清算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对企业财产进行清理,并可以向外界主张债权并直接获得偿还,也可以应诉并使用清理所得的财产来偿还债务。
如果公司终止后未成立清算组织,该公司将失去民事诉讼地位,无法以原公司名义提起诉讼或应诉。股东也不能直接作为原告主张公司的债权。然而,股东可以作为被告应诉,并承担组织成立清算组织的责任,使用清理所得的财产来偿还债务。这一判决对清算组织具有效力。
如果股东在执行阶段仍未履行清算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裁定由债权人组织清算,而清算费用将由股东承担。
在实践中,有些公司在起诉或应诉时仍处于正常营业状态,但在诉讼开始后却被终止。作为公司的股东或出资人,应主动依法成立清算组织,并将诉讼主体从终止的公司变更为清算组织。因为清算组织管理的是原公司的财产,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都源自公司,对原公司具有完整的继承性。清算组织可以延续原公司的行为,但不能否定原公司已做出的意思表示。因此,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包括一审、二审、重审或执行阶段,都可以将清算组织变更为新的诉讼主体。
公司注销后债权债务的转让方式。公司终结后,未实现的债权属于公司财产,应归股东所有。法律应允许股东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保护股东利益。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出资比例或协议分配。未实现债权应由原股东行使权利,转化为个人债权。这样确保了公平性和民法基本原则的遵
哪些公司解散需要经过批准。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期货公司、重要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解散都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涉及各类公司在不同情况下的解散流程,如合并、分立、破产等,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算。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