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申请法院解散公司
时间:2025-07-1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关于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吗?
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无法召开,公司经营管理困难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连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无法召开,并且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决。
二、股东无法达到法定多数,公司经营管理困难
同样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如果股东在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并且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无法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决。
三、董事或者实际控制人侵害股东利益,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纠正
如果董事或者实际控制人存在持续性的压制、欺诈行为,严重侵害股东利益,并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进行纠正,股东可以依法申请解散公司。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决。
四、公司董事长期冲突,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困难
如果公司董事长期存在冲突,并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可能或者正在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股东可以依法申请解散公司。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决。
五、其他经营管理困难,公司继续存续将造成股东整体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除了上述情形外,如果公司经营管理出现其他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导致股东整体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股东可以依法申请解散公司。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决。
特定情形下不予受理解散公司诉讼
股东仅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以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或者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申请。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注销后的诉讼主体资格
公司法人注销后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未清算或破产的公司诉讼当事人为股东、发起人或出资人;经过清算或破产程序的公司,诉讼主体为取得清算资产的股东。企业法人解散后若未依法清算并注销,诉讼当事人则为该解散企业本身或其股东等。此外,公司倒闭后需完成注销手续,否
-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
公司破产与法律责任
公司破产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虽然公司申请破产的法定代表人通常不会被判刑,但如果存在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行为并情节严重,法定代表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债务人若无法清偿债务并有权申请破产,法定代表人如有责任将可能面临限制,三年内禁止担任公司高管职位。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
-
吊销企业能否办理股东变更
-
公司解散后的诉讼时效
-
公司冻结账户怎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