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独资企业法属于法律的位阶,除了基本法律之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对其进行修改。
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主要有改建(改制)设立和新建(投资)设立两种。在实践中,改建设立方式被广泛采用,即将原有的国有企业依法改建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新建设立方式是指国家投资者单独重新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程序可以参照《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及《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中的条款进行操作。
《公司法》并未对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做出特别规定。因此,国有独资公司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进行。根据《公司法》第23条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股东符合法定的主体、人数等条件。国有独资公司属于单一投资主体的公司,由国家投资者代表国家投资,并行使股东权利。国家投资者应根据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等改革原则,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与其投资主体之间不应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是被投资公司与股东的关系;国家投资者基于出资者的地位,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利,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指挥和干预国有独资公司的经营活动。
2.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国有独资公司的投资者通常资金或资本雄厚,生产经营规模庞大,其出资数额大多远远超过法律规定的最低限额。国家投资者必须在公司注册登记前,缴足其全部出资。货币出资应一次性存入拟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实物或其他财产权出资应依法核实资产和评估资产价值,并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3. 制定公司章程。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由国家投资者依法直接制定,或由公司董事会制订后报出资人批准。公司章程是国有独资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准则,对公司和公司的出资人、董事、监事、经理等具有约束力。
4. 具备公司名称,建立符合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国有独资公司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公司名称使用的管理规定,并建立规范的内部组织管理机构。
5. 拥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这是任何一家公司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国有独资公司也不例外。
公司被国有企业收购后的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有特定规定,其章程和决策权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主导。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权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而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等需经政府批准。因
最新国有独资企业的章程范本,包括公司的基本信息、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以及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出资人可以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享有特定的权利,如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
企业债务重组的托管模式,包括政府托管模式、银行托管模式和机构托管模式。政府托管模式适用于国有企业债务托管,有国际成熟实践。银行托管模式主要依赖于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并监督管理。机构托管模式则由优势企业接受委托,实现债务重组。不同托管模式适用于不同企业情况
国有独资企业法的修改权归属以及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和条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对国有独资企业法进行修改。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包括改建和新建两种,设立条件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如符合主体人数条件、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