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其它承包知识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时间:2025-09-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281

一、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改革初期,土地承包责任制未能建立规范化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导致农村承包合同常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然而,这些合同对于稳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大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对这些合同的管理成为当前和未来农村经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发包阶段存在的问题

(1) 违法的“标的”。

(2) 严重的“拉黑牛”现象。

(3) 发包重叠等问题。

2. 签订阶段存在的问题

(1) 自行代理。

(2) 权利义务关系失衡。

(3) 明显的违法条款。

3. 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签订后的合同管理。

(2) 用行政命令和手段随意解除合同。

(3) 发包方主要领导更换导致合同中止或无法履行。

(4) 严重的短期行为。

(5) 严重而大多违法的“转包”现象。

二、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物权,赋予农民更大的自主权。然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以下方法:通过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使农村土地的各种现有性质固定化,并规范土地用途变更程序。为此,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该制度一方面明确土地产权的归属,另一方面固定土地登记的用途。国家土地用途管理主要是对土地登记的用途进行管理。在设立、转移或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如果擅自变更土地用途,政府土地主管机关可行使强制恢复原状或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承包期限、承包合同的订立与权利义务以及取得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同用途的土地承包期限不同。承包方需按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并承担保护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通过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方式获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林地承包合同的范本,其中包括承包内容、面积和地点、承包期限、林木收益分配、种植密度、采伐与纳税以及双方的义务等内容。在承包期内,乙方负责山林树木的管理和防护,并按照约定进行收益分配和新植树的管理。同时,双方需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采伐更新造林和纳税等工作

  •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的过程。首先,需要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接着,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需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法律漏洞。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公开组织实施。最后,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若承包方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经过特别程序

  •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
  • 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如何处理
  •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