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 > 我国企业兼并方式及其争议诉讼主体

我国企业兼并方式及其争议诉讼主体

时间:2025-07-0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1020
企业被兼并之后,其法人资格可能会消灭,也可能不会消灭。于是,在诉讼主体这个问题上就产生了比较多的纠纷。到底企业被兼并后诉讼主体的如何确定?请阅读手心律师小编带来的下文进行了解。

一、承担式兼并

承担式兼并是指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债务为条件接收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及员工。

二、购买式兼并

购买式兼并是指兼并方以现金购买的方式接受被兼并企业及其员工。

三、吸收股份式兼并

吸收股份式兼并是指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其企业的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

四、控股式兼并

控股式兼并是指兼并企业通过购买股权,达到对被兼并企业的控股地位,实现兼并。

这四种兼并方式中,前三种方式是将被兼并企业吸收为兼并企业的一部分,兼并企业承继被兼并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在兼并前发生的诉讼中,兼并企业应作为劳动争议的诉讼主体;而在兼并后发生的劳动争议中,诉讼主体仍然是兼并后的企业。而控股式兼并则不改变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兼并企业只是作为股东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被兼并的企业依然存在,因此,被兼并企业应作为诉讼主体。

企业兼并协议的格式

××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厂的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当事人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

乙方:××厂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

鉴于:

(1) 甲方为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为________企业。双方目前均合法存续。

(2) 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决定由甲方兼并乙方。

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 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书中另有规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2. 兼并方式

3. 兼并后有关事务的处理

3.1 有关债务的处理

4. 兼并方(即甲方)的权利义务

5. 被兼并方(即乙方)的权利义务

6. 违约责任

7. 纠纷的解决

8. 附则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厂(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财务公司违规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

    财务公司违规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规则、财务公司支付困难的应对措施、支付危机下的接管与解散等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财务公司解散的原因、支付困难的应对措施、整顿和恢复的流程以及解散或撤销后的清算过程,并指出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

  •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股票退市后的股权确认问题,阐述了股东的股权在股票退市后依然有效且不可随意撤资的法律规定。另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公司破产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财务审计、破产财产的清理和清算、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以及制定破产清算报告等环节。

  •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司未注销,法人资格仍然存在,签订的合同有效。但营业执照过期会导致公司解散和法人资格取消,此时签订的合同无效。处于清算状态的法人只能从事清算为目的的活动,无法缔结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解散后的企业法人

  • 股东违法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股东因违法行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股东出资瑕疵、抽逃资本、公司清算程序不合法以及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当股东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时,可能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 公司破产与法律责任
  • 仲裁条款因公司注销而失效吗?
  • 公司冻结账户怎么解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