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不可抗拒因素约定
时间:2025-09-3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不可抗拒因素的定义
不可抗拒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例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例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例如罢工、骚乱。
相关规定
(1)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与直接援用法律规定不冲突。(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若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以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若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免责效力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以下情况除外:(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能因不可抗力而免除。(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不具有免责效力。实际上,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未将意外事件作为免责条件。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意外事件不应作为免责事由。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中的不可抗拒因素约定
合同中的不可抗拒因素约定,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情形。文章阐述了不可抗力条款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指出其作为法定免责条款的强制性和免责效力,同时明确了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的免责条件和例外情况,如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能免除,意外事
-
免责事由与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的关系
免责事由与归责原则及责任构成要件的关系。免责事由是在既定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下成立的,它能推翻基于责任构成要件作出的责任判断,并对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的应用产生否定效果。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免责事由与责任构成要件的内涵关系,指出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
医疗事故中的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
医疗事故中的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也无效,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协议免责适用于民事和行政责任,但不适用于刑事责任,我国的刑事制度也在改革以考虑被告人积极赔偿的情况。
-
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首先,要求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协商一致。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等免受损害,并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并在格式合同中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内
-
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况
-
要约收购适用于什么情况
-
房屋租赁违约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