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 > 强拆房屋该如何定性犯罪

强拆房屋该如何定性犯罪

时间:2024-05-0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19

强拆房屋定性犯罪的法律分析

非法强拆的行为性质

非法强拆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但如果情节严重,涉及到相关责任人员,则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定义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涉及到较大数额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该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对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及到较大数额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定义

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导致停产或经营停止,造成重大损失;采用极其恶劣的破坏手段等。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追诉标准

对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 造成公私财物损失达到五千元以上的;(二) 连续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 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审判标准

由于我国刑法对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数额未作出明确界定,因此各地在实施中的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福建省在对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认定中,一般将数额较大定义为一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而将数额巨大定义为五万元以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包括通过上诉来维护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证明拆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无法证明,则强拆行为违法。投诉人持有土地使用权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可向法院起诉。如主持拆迁的领导无法说明拆迁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政府或上级部门应追究相关人

  • 被强拆后如何申请国家赔偿

    被拆迁人在房屋被非法强拆后,应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维权,以避免失去胜诉权。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是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由人民法院判决并向赔偿义务

  • 非法强拆强征土地,负哪些法律责任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强征、强拆的,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赔偿责任,二是行政处罚责任,三是刑事责任。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法占地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私自强拆可以是侵权行为吗
  • 强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吗
  • 农村集体土地合法使用权转让现状以及征收行为的合理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