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 > 强拆构成哪些犯罪

强拆构成哪些犯罪

时间:2024-05-1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41

强拆构成哪些犯罪

违法强制拆迁可构成渎职罪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将面临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的处罚。如果造成损失,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处分。如果行为构成犯罪,还将追究刑事责任。征地拆迁涉及巨大经济利益,很容易引发腐败现象。一些相关部门人员为了降低拆迁成本,不顾法律规定,滥用职权,扩大职权范围,进行违法拆迁行为,他们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法强制拆迁可构成侵犯财产型犯罪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将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果构成犯罪,还将追究刑事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违反该法规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将依法给予赔偿。如果违反该法规定,构成犯罪,还将追究刑事责任。为了降低拆迁成本,一些拆迁部门常常采取断水、断电、断路、拆门窗、砸窗户或堵锁眼等非法手段逼迫被征收人签字。更甚者,他们破坏了老百姓的房屋,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如果这些暴力拆迁行为涉及到较大的财物损失,就触犯了刑法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

违法强制拆迁可构成侵犯人身型犯罪

这类犯罪主要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和人身自由等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1条规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机关的非法侵犯。对于严重违法侵犯的情况,将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事处罚。然而,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工作人员经常会非法侵入被征收人的住宅,进行偷拆、强拆等行为,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此外,因为强制拆除造成被拆迁人及其家人受到人身伤害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应对强拆的建议

如果遭遇强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遇到暴力拆迁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要求他们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如果公安机关不出警或敷衍出警,应该及时录音取证,作为后续启动法律程序的有利证据。其次,在确保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该在隐蔽处拍照录像取证。要保持冷静,避免正面冲突,不要盲目抗拆。以暴制暴是不可取的,反而可能被对方找到把柄,以妨碍执行公务的理由将你拘留起来。最后,被强拆后,应该在法定期限内启动相关维权程序。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拆迁律师,不要采取上访、找关系等错误的维权方式,以免耽误维权期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拆迁程序

    关于拆迁程序的问题,指出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前需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同时,《物权法》为房屋拆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强制拆迁仍需依法进行。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建设单

  •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需满足申请人适格、申请期限合法、被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三个条件。法律规定包括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非法方式迫使搬迁以及强制执行条件等。

  • 拆迁抢建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后果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征收范围内,任何新建、扩建、改建等行为可能违法,且不予补偿。征地后抢栽、抢种、抢建行为同样不会得到补偿,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无证房屋的特殊情况,这些房屋虽可能被视为抢建行为,但不一定是违法建筑

  •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

  •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该如何处理
  • 没有证据证明征收方是强拆主体怎么办
  • 拆迁办到法院申请强制拆除的程序及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