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署拆迁协议后,被拆迁方应确保不将全部协议交给拆迁方。正常情况下,双方应当将协商一致的所有条件写入协议,并在当场签字盖章,各自保留至少一份有双方签章的协议原件。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被拆迁方手中有一份法律认可的拆迁协议文本,以避免协议被拆迁方单方面修改,并为被拆迁方在权益救济时提供证据支持。
然而,在实际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常常会将被拆迁人签字后的协议全部带走,甚至要求被拆迁人签订空白协议,然后根据需要修改填充内容。这样最终形成的拆迁协议往往与双方协商一致的拆迁补偿条件相差甚远,无法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并对后续维权工作造成阻碍。
因此,被拆迁人应尽量不让拆迁方将已签字的全部拆迁协议带走,至少要保留一份协议原件,以确保协议内容与双方协商一致,并为被拆迁人后续要求拆迁方履约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如果无法阻止拆迁方带走协议,被拆迁人应确保留下与协商一致内容相关的证据。拆迁方常以将协议带回盖章并送回的理由将协议原件从被拆迁人手中取走。然而,当协议再次回到被拆迁人手中时,细心的被拆迁人会发现其中的条款与当初签订时有所不同。
尽管协议表面上已经由双方签字盖章生效,但在司法机关确认协议无效、可撤销或可变更之前,拆迁方有权依据协议条款要求被拆迁人履约交房搬迁。一旦房屋被拆除,被拆迁人将失去重要的维权筹码和谈判先机,这对被拆迁人的维权极为不利。
如果被拆迁人无法改变协议被带走的事实,也应通过适当手段留下签约状态和协议内容相关的证据。例如,在每一页协议上进行签字,在空白处注明无内容,并对已签字的协议进行拍照或录像,录音取证双方口头协商确定签约内容的过程等,尽可能降低协议内容被私自修改的风险。
当然,对于没有具体内容的空白协议,被拆迁人出于安全考虑应坚决拒绝签字。
如果拆迁协议已被修改,被拆迁人可以在律师的帮助下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以下合同:
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也就是说,协议被拿走并修改并不意味着被拆迁人只能被动接受。只要被拆迁人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最终形成的协议并非在清楚、自愿、真实意思表示的前提下签订,或合同存在法定的无效情形,拆迁协议有可能被依法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变更。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应对房屋拆迁纠纷的不同处理方式。首先,当拆迁双方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如不满裁决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其次,在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若采取仲裁方式,需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
拆迁安置协议的细节内容。甲方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乙方是拥有**路**公司住宅楼的房产所有者。因甲方拆除旧建筑并新建高层建筑,乙方需进行房屋拆迁并就地安置。协议包括房屋现状描述、产权处置、还房面积及价格调整、车位安置、装璜费用、过渡期限、产权证
村委会盖章的拆迁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协议内容、村委会权限、签订程序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店面拆迁租客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这取决于租赁合同、租客投入、拆迁政策等。另外,还提及了房屋征收补偿服务中心的待遇情况,包括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