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进行审查,包括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遗漏,以及罪行和犯罪分子是否正确确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一审判决的法律适用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进行审查。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侦查、起诉和第一审程序中是否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包括是否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公开审判的规定、是否违反回避制度、是否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以及审判组织的合法性等。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和抗诉当事人是否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以及提出的理由是否有新的事实和证据。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被告人是否有翻供行为,以及翻供的情况和原因。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辩护人的意见是否应当采纳。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一审合议庭或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意见。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与第一审判决和裁定是否正确有关的其他情况,例如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情况,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同时对未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判决部分也要进行审查。如果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在第二审程序中死亡,仍应对全案进行审查。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
根据不同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作出以下三种处理结果:
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改变一审判决的内容。
如果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
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被告人和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管辖权的行使和争议解决方式。当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法院会指定另一法院行使;如发生管辖权争议则双方应协商解决,无果则向上级法院报告并由其指定。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或根据需要将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并需报请批准
涉外离婚中的财产纠纷处理。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适用中国诉讼时效规定的前提是准据法为中国法。处理这类纠纷需注意不动产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若涉及抚养纠纷,则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法院审理时会倾向保护妇女和无过错方的权益。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和价值分析。该原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消除其担心加重处罚而不敢上诉的顾虑,确保上诉制度的正常运行。此外,上诉不加刑原则也有助于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其适用范围包括被告人独立提起上诉的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的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