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等级 > 一级医疗事故 >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及医护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及医护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684
在医疗事故发生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时,一般是由医疗人员与医疗机构承担,作为责任主体。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列出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所包含之可能情形以及何时医疗人员将被定性为“严重不负责任”,供您参考。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及医护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认定】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肌力O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第五十六条〔医疗事故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应予立案追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严重不负责任”:

(一)擅离职守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试验性治疗的;

(四)严重违反查对、复核制度的;

(五)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

(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

(七)其他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指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重伤、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级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保存相关病历资料,然后得出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接着依据条例规定计算赔偿基数,包括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最后计算赔偿总额,由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赔偿问题是处理医疗事故的

  • 一级医疗事故的定义及分类

    一级医疗事故的定义及分类,包括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一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和住宿费及伙食费。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中的各项费用计算方式,包括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的计算方法及其具体标准。针对每一项费用都详细阐述了其计算依据和考虑因素,如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等。同时,文章还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的调整

  •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2002年7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例举的情形是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

  • 医疗事故等级赔偿标准
  •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什么情况及相关赔偿
  • 伤残鉴定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