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脑出血法医鉴定标准是什么

脑出血法医鉴定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133
不管是工伤还是交通事故还是打架如果受伤了都要进行伤残鉴定,但是工伤有工伤鉴定标准,交通事故有交通事故固定标准,那么脑出血法医鉴定标准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脑出血法医鉴定标准是什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重伤标准:第一节颅脑损伤

第三十八条头皮撕脱伤范围达头皮面积百分之二十五并伴有失血性休克;头皮损伤致使头皮丧失生存能力,范围达头皮面积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十九条颅盖骨折(如线形、凹陷、粉碎等)伴有脑实质及血管损伤,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硬脑膜破裂。第四十条开放性颅脑损伤。

第四十一条颅底骨折伴有面、听神经损伤或者脑脊液漏长期不愈。

第四十二条颅脑损伤当时出现昏迷(30分种以上)和神经系统体征,如单瘫、偏瘫、失语等。

第四十三条颅脑损伤,经脑CT扫描显示脑挫伤,但是必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第四十四条颅脑损伤致成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或者脑内血肿。

第四十五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第四十六条颅脑损伤引起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第四十七条颅脑损伤除嗅神经

之外引起其他脑神经不易恢复的损伤。

第四十八条颅脑损伤引起外伤性癫痫。

第四十九条颅脑损伤导致严重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五十条颅脑损伤致使神经系统实质性损害引起的症状与病征,如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等。

如果符合上述的其中一条,可依据鉴定为重伤。其实脑部损伤合并如果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话,一般都是重伤。法医帮你鉴定脑部伤残,一般都会要求你去医院拍CT片,根据出血情况,压迫症状,神经损害的具体情况分析再作出结论。

脑出血算几级伤残

脑出血属于几级工伤需要先向当地有伤残鉴定资质的鉴定部门申请伤残认定:

1,由专业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工伤等级认定,以认定的结果为准;

2,只有认定的结果才可以作为赔偿的依据;

3,如果是民事案件,可在向法院起诉时提起伤残鉴定;

4,如果是刑事案件,可在公诉时向法院提起伤残鉴定;

5,如果是工伤,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一,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二,人身损害的残疾赔偿标准:

1,依照法医学的鉴定标准,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分为十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其他赔偿项目及标准,可参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医鉴定轻伤标准详解

    法医鉴定轻伤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颈部及胸部损伤、腹部损伤、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等方面的详细标准。不同级别的轻伤标准也有所涉及,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级标准中涉及的各种损伤情况,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轻伤标准解读。

  • 交通事故重伤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造成的重伤鉴定标准。基于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该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统一的重伤鉴定标准。文中详细阐述了肢体残废的认定方法,包括肢体缺失和已丧失功能的情况,涵盖了多个具体部位如手、足、关节等的损伤情况。

  • 法医鉴定轻伤赔偿标准

    法医鉴定轻伤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轻伤害案件中,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伤害赔偿的具体标准,但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来确定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的赔偿都有明确

  • 轻微伤轻伤等级

    轻微伤和轻伤的等级划分。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微伤不具备等级划分,而轻伤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轻微伤指局部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伤或短暂功能障碍。鉴定人员由公安机关委托的法医或兼职法医担任,有权了解案情、现场勘查和调阅病例档案。轻伤一级指原发

  •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 法医鉴定脑震荡的标准
  • 录音鉴定收费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