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责任程度指的是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责任程度是确定医疗事故赔偿金额时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之一。
医疗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因果关系既包括简单的一因一果情形,也包括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甚至多因多果的复杂情形。国际卫生组织将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分为直接死因、根本死因、辅助死因与诱因四种,这表明患者的死亡不完全是由于医疗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的。
因此,在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时,需要考虑医方的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事实因果关系。在确定事故赔偿金额时,还需要区分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其他因素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否则将导致医方承担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逃脱应有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明确了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然而,目前的立法并未明确针对不同责任程度具体的数字比例用于计算赔偿金额。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参考法医学的“损伤参与度”分级标准来确定过错方责任程度。
我国大部分学者认可的“损伤参与度”分级标准如下:
例如,甲医生存在明显的医疗过失行为,并对患者造成了损害。经技术鉴定,该医疗行为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医院负主要责任。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可参照第二等级损伤参与度比例的75%计算最终赔偿金额。
医疗赔偿的个人承担问题,包括医疗事故中的赔偿比例以及相关因素,如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需适用民事法律处理。文章旨在明确医疗赔偿中的责任归属,保障受害者权益。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赔偿的具体项目和计算方法,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的赔偿计算方式和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各项费用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如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需承担举证责任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精神损害抚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