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可以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帮助双方在争议中找到公正的解决方案。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可以帮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出合理的处理决策。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也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可以帮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医疗事故进行处罚。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在诉讼中具有证据作用,可以帮助法院判断医疗事故的责任和赔偿范围。
医学会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受理条件有一定规定: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以下情形之一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医学会也将不予受理: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该鉴定申请,其他医学会将不再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经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医学会将不再受理该鉴定申请。
如果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非司法机关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否则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对于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除以上情形外,医学会还将根据卫生部的其他规定来确定是否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医疗机构在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和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事故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民事诉讼。纠纷处理程序包括向科室主任反映问题,向医院管理部门投诉,进一步申请鉴定或提起诉讼等步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解决医疗纠纷的多种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两个重要技巧。一是及时复印封存资料,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及时复印封存病历等资料,以确保其真实性,避免院方篡改病历的嫌疑,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谨慎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