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 > 器官捐赠协议书怎么写

器官捐赠协议书怎么写

时间:2023-12-19 浏览:9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103
器官捐赠需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并且需要签订捐赠协议,如果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就是有效的。那么,器官捐赠协议书怎么写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器官捐赠协议书的撰写要点

1.明确捐赠范围和受捐赠机构

在器官捐赠协议书中,捐赠人应明确指出所愿意捐赠的器官范围,并明确受捐赠机构的名称。

2.签字盖章和公证

为了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建议捐赠人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并最好经过公证。

器官捐赠流程

1.咨询

捐赠者首先应该咨询相关的器官捐赠信息,了解捐赠的相关情况。

2.登记

本次人体器官捐赠试点工作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在其身故后自愿捐赠器官,不涉及活体器官捐赠。捐献者需要前往市红十字会登记。所有的器官捐赠者都必须满足自愿、无偿、死亡这三个条件。只要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没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的人一般都适合捐献器官。

3.签字

1) 捐献者需要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2) 未成年捐献者必须经父母同意并代为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需要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监护人)的同意签字。如果没有登记,配偶、成年子女和父母也可以在捐献者身故后以书面形式捐献器官。3) 填写完整的《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并经公证处公证。《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一式两份,红十字会审核后盖章,一份存档,一份交给本人或委托人自行保管。

4.时间

由于器官捐献有较强的选择性,病人病情恶化后请电话告知红十字会,病人逝世后,请尽快电话通知红十字会及接收单位。接收医生将启动捐赠程序,将捐赠者仍可使用的器官移植给临床急需的移植器官救命患者,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器官捐赠者在完成捐赠后的遗体将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

5.用途

器官的利用严格遵照捐赠人的意愿,用于人道主义救治病人,不可进行其他营利性使用。

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愿意身故后无偿捐献器官者,可在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住院地的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办理捐献意愿登记手续。一旦出现潜在捐献状态,捐赠人的家属或医院的主管医生可以联系所在医院的信息员或协调员,并上报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省级红十字会)。经确认后,将由器官获取组织根据规定摘取捐赠者同意捐赠的器官。器官将根据相关规定在监督下进行分配。

器官捐赠后,遗体将恢复原貌。对于器官捐赠者,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应向捐赠者家属颁发捐献证书,并将捐赠者的信息铭刻在器官捐献纪念碑、纪念林、纪念馆或纪念网站上。对于家庭困难的捐赠者,还将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

    某医院与患者因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双方依据相关法规,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协商解决。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赔偿支付方式、终结争议方式等。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书的撰写方式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书的撰写方式,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和方式等内容。甲方自愿将其不动产房产赠与乙方,包括房屋动迁产生的相关权益一并赠与。合同经双方签字并经村委会公证后不可撤销,甲方应积极协助乙方办理过户手续。

  •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和范围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及范围。医务人员通过医疗过程观察、分析讨论患者的病理,产生的诊疗意见等记录资料都属于主观性病历资料。这些资料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至关重要,封存时需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并确保真实性。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的复印件并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

  • 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

    婚前财产公证的详细办证程序。包括准备相关材料如个人身份证明和财产所有权证明等,双方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格,公证员审查财产协议内容和询问订约情况,最后在公证员监督下签署婚前财产协议书。婚前财产公证有利于明确财产权属和维护双方权益。

  • 医疗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义务
  • 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及注意事项
  •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