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时间:2023-11-2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实施犯罪行为触犯我国刑法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有些刑事犯罪的行为人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其中一种,那么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及程序
适用对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刑事强制医疗适用的对象主要是精神病人,前提是该精神病人依法不负有刑事责任,并且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适用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后确认不负刑事责任,并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的情况下,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对于需要进行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由人民法院做出决定。公安机关在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应当起草强制医疗意见书,并将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根据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情况,应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而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并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将不负刑事责任。而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期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的界定
根据上述规定,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责任的程度,关键在于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不同程度,包括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根据刑法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可以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辨认或控制能力减弱等情况,每种情况下所负担的刑事责任不同。此外,还需要结合精神病人实施犯罪时的精神状态。有些精神病人属于间歇性精神病,即时好时坏,关键在于其实施某种行为时是否处于发病状态。在确定精神病人是否免责时,还需要考虑精神病人是否在发病期内实施犯罪行为,以及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责任能力。这需要由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评定,而不是简单以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责。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判决,将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裁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猥亵罪的刑罚和构成要件。猥亵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在公共场所犯罪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妇女身体自由权、隐私权和名誉权,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制猥亵他人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主观表现为故意。
-
一、刑事案件到公诉科如何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赔偿年限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
警察错误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赔偿权
-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