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权益的保护,以激励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作者的创作是整个社会文化进步的源泉。
著作权法的制定不仅是为了保护作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鼓励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以繁荣社会的文化生活。我国《著作权法》第四章明确了对作者传播者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优秀作品广泛传播的鼓励。
作者的利益是私人利益,而作品的广泛传播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为了防止作者滥用著作权法权益导致公众利益无法实现,著作权法对作者的权利进行了限制,如规定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制度。
随着传播技术和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许多作品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国家。然而,著作权的保护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为了解决作品传播的国际性需求与著作权保护地域性之间的矛盾,国际上形成了相关的著作权国际保护公约。我国于1992年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在著作权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赔偿数额,但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参考以下因素进行酌情处理:
行政责任包括警告、责令停止制作和发行侵权复制品、没收非法所得、没收侵权复制品及制作设备和罚款。
刑事责任包括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单位犯侵犯著作权罪或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对查获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和属于侵权犯罪的材料、工具、设备或其他财产,一律予以没收。
犯罪行为造成被侵权人损失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根据情况依法判处赔偿损失。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产品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根据著作权法,产品设计图受到保护,但不包括构思、想法和技术方案。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和剽窃作品,以及未经许可的使用和其他侵权行为。严重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
我国著作权法对照片的保护范围,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展览权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拥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多项权利,其中展览权和放映权等也适用于照片等视觉艺术作品。
设计方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当他人侵犯你的设计方案著作权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著作权侵权是指违反著作权法,侵犯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行为。著作权侵权的赔偿应遵循全部赔偿、法定标准赔偿、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限制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