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是多久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是多久

时间:2024-11-2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556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对于知识产权是越来越看重,当我们发明创造出一件成果的时候,都会向国家申请相关法律以至保护自己的产品。而现在是信息科技时代,很多人都需要用到电脑。我们会用到很多计算机软件,那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是多久?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如下: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如果软件是合作开发的,则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但是,如果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则本条例不再保护该软件。

软件著作权的继承和变更

自然人软件著作权的继承

软件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软件著作权的继承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权利。

法人或其他组织软件著作权的变更

软件著作权属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在法人或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其著作权在本条例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

如果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则该软件著作权由国家享有。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具体事项

软件开发者身份权的保护期

软件开发者的开发者身份权保护期不受限制。

其他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软件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期为25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25年的12月31日。

在保护期满之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机关申请续展25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50年。

软件著作权的变更和转让

因继承或单位分立、合并等法律行为使著作权人主体发生合法变更时,不改变相应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因依法签订使用权或使用权许可合同而转让有关权利时,转让活动的发生不改变有关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软件著作权的登记和备案

计算机软件所有人应向软件登记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

软件登记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文件,是软件著作权有效或者登记申请文件中所述事实确定的初步证明。

已办登记的软件在软件权利发生转让活动时,受让方应在转让合同正式签订后3个月内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以便对抗第三方的侵权活动。

软件著作权的国际许可或转让

中国籍的软件著作权人将其在中国境内开发的软件权利向外国人许可或转让时,应当报请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第一章 总则

    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权益的重要性,定义了计算机软件的范畴和相关术语,并明确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相关登记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复制权等权利。此外,条例还规定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包括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等。

  •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客体、保护范围和登记
  • 律师保密协议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