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权是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具有“一次用尽”的特点。
根据委托创作合同约定著作财产权归属委托人的情况,发表权应视为已由受托人“一次性”行使完毕。当然,受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合同中明确表示同意发表该作品。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与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署名权的社会功能是通过行使权利来表明作者身份,反映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同时,让社会公众能够识别作者及其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委托创作中不得约定署名权归属委托人,以保证作者的不可分割性。
修改权是修改作品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涉及到委托作品经修改是否会对作品本身及作者本人造成不良侵害或影响。
如果委托创作合同中可以约定委托人享有修改权,委托人将有权决定和行使修改作品的事宜,包括修订的时间、内容和修订的人选等。而受托人的作者将无法控制作品的修改过程。修改后的作品可能与作者的创作愿望、观点相悖,降低作品的专业水平,对作者不利。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委托人和受托人不得约定委托作品的修改权归属委托人。
然而,在出版实践中,如果出版者在选题策划、组稿、创作活动的组织、经费投入、承担市场风险等方面积极参与,出版者可能会与受托人签订委托创作合同,以获得更多的版权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版者不能行使修改权以决定修订版的出版事宜,将限制出版者对委托作品市场的操控性。因此,委托人可以在需要时与受托人协商授权修改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受托人可以授权委托人对作品进行修改。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具体人格内容。如果作者无法保护作品免受歪曲、篡改,就等于其人格权利随时受到侵害而无法得到救济。因此,保护作品完整权应由作者享有,委托人与受托人不得约定。
当然,在受托人授权委托人行使修改权的情况下,作者不能以保护作品完整为由阻止委托人按约定行使修改权。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著作权与著作邻接权的区别。著作权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造者,保护对象主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原作品,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利等。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传播者,保护对象主要是经过加工的作品,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表演者等权利。两者的受保护前提和保护期限也有所不同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基本职责和办事流程。它是国家设立的综合性著作权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旨在保护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者的权益,具体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申请人可通过现场或邮寄方式提交登记申请材料,办理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办理时限为受理登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其名誉。名誉指的是公民和法人在社会中所获得的声誉和评价。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名誉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和法人的人格尊严,是进行民事活动和其他社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