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身权,又称为著作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且无直接财产内容的各种权利。
著作财产权,又称为著作经济权利,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传播者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或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而著作财产权不仅可以由作者或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也可以归著作权继受主体所有。
著作人身权除发表权外,作者终身享有,没有时间限制。作者死后,其著作人身权可依法由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机关保护。一般认为,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剥夺或继承。而著作财产权具有严格的保护期限。在著作权的有效期内,作者的著作财产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和许可他人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主要是指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著作人身权不涉及直接的财产内容,具体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而著作财产权的主要内容是使著作权人获得财产利益,具体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著作权人应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人身权基本上不受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的限制,而著作财产权受到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的限制。
继承法规定的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生产资料、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财产等。遗产必须是合法所得,非法所得不能继承。继承人需缴纳被继承人欠缴的税款并清偿债务,但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
著作权转让的法律意义。著作权转让是著作权人将全部或部分财产权移交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包括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转让后,转让人丧失权利,受让人成为新的著作权人,转让需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完成,并可能需履行登记手续。此外,转让必须是权能完整的财产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