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行使权利时,应确保不侵犯被使用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已发表的作品进行录音使用的,应按照本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著作权人声明不得使用的除外。
录制发行录音制品时,采用版税的方式支付报酬,即录音制品批发价乘以版税率再乘以录音制品发行数。
录制发行录音制品的付酬标准如下:
如果录音制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品,应根据版税的方式和相对应的版税率计算出录音制品中所有作品的报酬总额,并根据每一作品在整个录音制品中所占时间比例确定其具体报酬。
使用改编作品进行录音时,应按照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具体报酬后,向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70%,向原作品著作权人支付30%。如果原作品已超过著作权保护期或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只按上述比例向被录制作品的著作权人付酬。
本规定由国家版权局负责解释。
关于作者从作品使用中获取报酬的合理性,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认为,著作权是一种自然权利,作者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后,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英美法系国家的学者则提出了利益补偿和激励理论,认为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经济风险,法律上给予其一定的利益回报可以补偿其投资并激发创作热情。
合理报酬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确定使用作品付酬标准的意义在于:
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和第28条的规定,使用作品付酬标准的确定依据包括约定付酬和法定付酬两种。约定付酬是指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原则而约定的付酬标准,法定付酬是指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按照国家版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
国家版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多项付酬标准,如《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录音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等,作为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约定付酬的标准。
产品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根据著作权法,产品设计图受到保护,但不包括构思、想法和技术方案。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和剽窃作品,以及未经许可的使用和其他侵权行为。严重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
我国著作权法对照片的保护范围,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展览权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拥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多项权利,其中展览权和放映权等也适用于照片等视觉艺术作品。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