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注册 > 没拿到商标注册证可以转让吗

没拿到商标注册证可以转让吗

时间:2024-05-1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799

商标转让的法律风险及注意事项

一、已提交申请并拿到受理通知书但尚未获准注册的商标是可以申请转让的

然而,未获注册的商标存在被驳回的风险。一旦转让完成,风险将转移到受让方。

二、事前了解商标的法律状态分别从商标的有效性、使用年限、许可情况、质押或冻结、重复转让的情况来分析

  1. 转让商标是否为有效商标:在选择心仪商标并考虑购买时,应先在商标局官网上查询该商标的法律状态是否有效,了解该商标是否存在、被撤销或被注销等情况。
  2. 查询确认商标的使用年限:根据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需要在期满前办理续展手续。对于处于续展期或宽展期的商标,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办理续展的义务。若商标已过宽展期,转让将无法获得核准。
  3. 转让商标的许可情况:受让方需了解转让前是否有其他公司获得了该商标的许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转让后,许可合同仍然有效,被许可人可以继续使用该商标。因此,双方应就此问题达成协议,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4. 商标是否被质押或冻结:受让方需关注转让商标是否已被质押或冻结。在查封期和质押期内,未经法院和质权人同意,该商标不得转让。
  5. 商标是否已被重复转让:为了骗取高额转让费,有些不法分子通过重复转让商标的方式进行诈骗。受让方需要调查转让人提供的商标注册证书的真实性以及转让人是否为商标注册人。

三、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根据商标法规定,转让注册商标时,应一并转让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转让申请不应产生误认、混淆或其他不良影响。否则,商标转让申请将被驳回。

四、转让双方的相关证明文件是否有效

  1. 转让双方提供有效的资料:如果双方为公司,需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以证明公司正常经营。如果是个人转让方或受让方,需提供有效的身份证复印件。若企业注销或个人死亡,在一年内未办理商标转让手续,将无法继续办理商标转让,商标所有权将自动消失。
  2. 商标的地址及企业名称未同步变更:根据商标法规定,需要变更注册人名义、地址或其他注册事项时,应提出变更申请。如果转让方的营业执照或地址发生变更,但未办理商标变更手续,商标局将要求补正。若未按要求补正,转让申请将被驳回。同时,转受让双方的盖章或签名需与申请商标时的盖章或签名相符。

五、是否提交公证书

商标局已不强制要求提交转让公证书,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转让方的签字或公章与申请时不符或存在疑点,审查员可能要求递交公证书。公证可以证明转让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主体资格合格,有利于保障商标买方的合法权益,增强双方的信任程度。通过公证,可以促进公证当事人在转让商标时的诚实信用,防止欺诈、虚假转让的发生,尽可能避免损失,以保护双方合法权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综上所述,未取得商标注册证时可以进行转让,但相应的风险也会转移到受让方。因此,受让方在接受转让时应谨慎,并尽可能避免损失。如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意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转让费用的计算方式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 商标注册程序及侵权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的程序和商标侵权的赔偿问题。商标注册程序包括商标查询、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和领取注册证等步骤。商标侵权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等。商标侵权赔偿数额根据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的损失

  • 商标纠纷解决方式

    商标纠纷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侵权纠纷,后者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对于赔偿数额争议,当事人可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若调解无效,仍可向法院起诉。

  • 商标转让不予核准的处理方法

    商标转让不予核准的处理方法及其相关规定。主要原因包括转让资料或资格不符合要求、商标已转让一次等。遵循自愿申请、在先原则和注册原则,商标局会受理不同情况的商标转让不予核准申请。涉及商标到期未续展、被注销或撤销、无法证明商标所有人资格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 企业注册商标所需费用
  • 商标代理公司注册的流程
  • 公司设立时的商标权处理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