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取得是指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直接取得商标权。这种取得方式是最初的,不以原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及其意志为依据。
传来取得是指商标权的取得不是最初产生的,而是以原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及其意志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法律事实实现商标权的转移。传来取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转让合同,由受让人向出让人有偿或无偿地取得商标权;第二种方式是根据继承程序,由法定继承人取得已死亡被继承人的商标权。
使用原则是根据商标的先后使用确定商标权的归属,即谁先使用该商标,该商标的商标权就属于谁。根据这一原则,使用在先的人可以对抗使用在后的人,并要求撤销后者的注册商标。虽然这种原则有利于使用在先的人,但不利于注册商标所有人。因此,目前世界上采用这种取得原则的国家较少。
注册原则是根据商标申请注册的先后确定商标权的归属问题,即谁最先申请注册,商标权就授予谁。只有经过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申请人才能取得商标权。根据这一原则,如果首先使用商标的人没有及时申请注册,被他人抢先注册,就无法对已使用的商标取得商标权。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用商标注册原则。
混合原则是使用原则与注册原则的折衷适用。根据这一原则,一个企业或个人只要首先使用了某一商标,即使没有注册,都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使用在先为理由对抗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注册商标。如果对抗成立,已注册的商标将被撤销。一些国家采用这一原则,如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只是期限各不相同。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侵犯商标权的没收物品处置方式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没收物品通常会被销毁,驰名商标会受保护。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费确定,如难以确定,则参考相关证据和法院裁定。权利人需举证,侵权人如不提供真实账簿资料,法院可参照权利人主张和证据判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与国家标志、外国国家标志、政府间国际组织标志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带有民族歧视性、夸大宣传欺骗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商标禁用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得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