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取得是指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直接取得商标权。这种取得方式是最初的,不以原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及其意志为依据。
传来取得是指商标权的取得不是最初产生的,而是以原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及其意志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法律事实实现商标权的转移。传来取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转让合同,由受让人向出让人有偿或无偿地取得商标权;第二种方式是根据继承程序,由法定继承人取得已死亡被继承人的商标权。
使用原则是根据商标的先后使用确定商标权的归属,即谁先使用该商标,该商标的商标权就属于谁。根据这一原则,使用在先的人可以对抗使用在后的人,并要求撤销后者的注册商标。虽然这种原则有利于使用在先的人,但不利于注册商标所有人。因此,目前世界上采用这种取得原则的国家较少。
注册原则是根据商标申请注册的先后确定商标权的归属问题,即谁最先申请注册,商标权就授予谁。只有经过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申请人才能取得商标权。根据这一原则,如果首先使用商标的人没有及时申请注册,被他人抢先注册,就无法对已使用的商标取得商标权。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用商标注册原则。
混合原则是使用原则与注册原则的折衷适用。根据这一原则,一个企业或个人只要首先使用了某一商标,即使没有注册,都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使用在先为理由对抗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注册商标。如果对抗成立,已注册的商标将被撤销。一些国家采用这一原则,如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只是期限各不相同。
商标侵权的认定方式包括主观上存在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故意以及客观上实施了擅自使用他人商标、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等行为。如果这些行为导致商标权人遭受实际损失,就应认定为商标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以下行为都属于侵犯注
商标权是指企业通过向政府申请,获得专门使用该商标的权利。对于侵犯商标权,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赔偿方式,包括赔偿具体损失、折价赔偿等。根据《商标法》,当商标权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如果侵权行为成立,工商
商标权的侵犯处理赔偿方式包括三种情况:第一,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侵权损失,请求按照损失予以赔偿;第二,如果无法计算出侵权损失,则可以根据侵权所得利益进行赔偿;第三
知识产权有别于有形资产,权利人获权形式主要以申请或登记为主,受国家法律制度及知识产权特征的影响,各类型知识产权本身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一)权属的不稳定性和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并存。另外,法律规定的主体还可以以申请专利权无效、商标权撤销的方式对有效期内的知识